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二百二十六章 知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二十六章 知音? (1 / 2)

吱呀”聲響,在柴扉裡開啟門的是一個年約六旬的老著一身鄉下老農人常見的短打麻布老棉祅,滿頭白在寒風中份外醒目。

老蒼頭見到衣著光鮮的唐成兩人後明顯的楞了一下,他已經很久沒看到這樣打扮的客人上門了。

來福向老蒼頭叉手見了一禮後將手中的名刺遞了過去。

雙手拍了拍,又就著短棉祅的衣襟兒擦掉手上剩餘的柴火沫子後,老蒼頭這才平伸出雙手接過了名刺,然則等他開啟做工考究的名刺,臉色卻立時變了。

老蒼頭根本沒往裡通報,合上名刺後就默默的開啟了柴扉避往一邊兒,這一幕看的來福有些不明所以,回頭瞅了瞅唐成。

唐成也搞不明白,不過他卻沒遲疑的邁步走了過去,及至他進門之後,那老蒼頭邊領著他往同樣簡陋的正房走去,口中邊用著乾澀的語調道:“家老爺天天在屋裡閉門讀書,不說出村,幾乎連大門都沒出過,除了幾個村鄰偶爾上門之外,外間的拜客一個都沒有”。

聽了老蒼頭有些奇怪的話後唐成明白過來了,這些被流放出來的官員都是嚴加看管的物件,而流放地的官員就是具體負責的看管人,似乎按吏部規定每隔一個規定的時間就得將這些人的行為表現做一個公文呈報上去,在所有的看管內容裡,除了流放人的言行舉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交遊往來。

起來這些流放官員的待遇與後世文革中的右派及刑滿釋放人員頗有幾分相似,都是要監管居住的。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自己這一縣縣令,就是來個普通的皂服公差,這老蒼頭也不敢有半點怠慢,之所以不往裡邊遞名刺就直接開了門放人進來,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主人根本沒有任何拒絕的權力。

“今天來的不是龍門縣令,是山南東道後學唐成慕名前來請見尊主人,”,一念至此,唐成停住步子向老蒼頭溫言道:“我主僕便在此等候,煩勞老丈代為通報珪公”。

老蒼頭不防唐成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頓了頓又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名刺後這才拖動老腿邁步向內走去,雖然他什麼話都沒說,但比之剛才的面無表情,此時的臉色明顯是活泛多了。

等候地時間唐成仔細看了看院子內地景象。殘破簡陋是不消說地。但簡陋歸簡陋。院子中地佈置卻是歸置地整整齊齊。毫無半點普通農家小院兒地拉雜。尤其是那叢在寒風中勁挺而立。微微搖響地叢竹更是一眼就可看出是從別處移栽而來地。這些天唐成好歹也到過不少農戶地家裡。看到院子裡種蔥。種花椒地很不少。精心種植叢竹地這還是第一家。

堪堪將這小院兒仔細看完。老蒼頭也已經到了。還沒說話先將手中地名刺又遞了回來。“尊客名刺。家老爺不敢拜領。原物璧還”。

聞言唐成沒有說話。向來福點點頭示意之後便又扭過頭來看著老蒼頭。

“家老爺近日身體不適。容顏憔悴實不便於親見外客。唐大人便請回吧”。老蒼頭一臉忐忑地重複著孔珪地原話。眼神緊緊著落在唐成臉上。似是生恐他就此勃然大怒一樣。

禮也禮了。等也等了。卻又被這老蒼頭吞吞吐吐地拒絕了。而且就是傻子都能聽出來這老蒼頭說地是假話。孔珪若是真有病地話。老蒼頭剛一進門地時候肯定就說了。還會等到現在?一聽這話來福心裡有了氣。這姓孔地太不識時務了。落架地鳳凰不如雞。他還真當自己依舊是長安城裡地太子左庶子不成?

想到這裡。接過名刺地來福心底嘿嘿一笑後就準備看熱鬧了。大官人是個什麼脾性他還不知道。白陽鎮上八支明晃晃地單鉤矛架在脖子上都不服軟低頭地人。又怎能受得了孔珪這再明顯不過地怠慢?人在屋簷下還不肯低頭。再大地罪也是活該受著。

孰料來福的想法全落了空,唐成聽了老蒼頭明顯是敷衍的話後不僅沒惱,甚至連半點生氣的意思都沒有,“既然珪公身體不適,那後學改日再來拜訪便是”,溫言笑著說了一句後,唐成轉身之間已開始邁步向外走去,見狀心底長舒了一口氣的老蒼頭忙跟上送行。

“珪公當世大儒,深得天下萬千士子仰望,宜當珍重身體。

從即日起本縣必不會再譴人來攪擾清靜,還請珪公擅自保養。此外,後學稍後會有一些儀程奉上,不過都是些藥材土儀之物,萬望不要推辭才好”。

這話卻讓老蒼頭不知該如何回答,既不敢代主人答應,又不願再直接拒絕,人在屋簷下,這個新來的縣令瞅著著實不錯,別因為一再的拒絕惹惱了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的老蒼頭只是喏喏而已。

“珪公最近在讀什麼書?”。

唐成這突然的一問讓老蒼頭有些反應不過來,隨口答道:“家老爺近日致力於《楚辭》,尤重屈子諸篇”。

“哦!後學亦好屈子,屈賦二十三,卻不知珪公最好者為哪一篇?”。

“《九章》”,讀書人之間似這種問答再正常不過了,老蒼頭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順口答了出來,“家老爺近日所讀的正是第五篇”。

“《九章?”,聞言,唐成略一思忖之後笑著輕吟了幾句,“|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為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內厚質正兮,大人所。”

“大人好才學”。

老蒼頭這話讓唐成啞然,繼而也品出了一些酸楚的味道。身為唐朝計程車子若是連楚辭都念不上來,那也真是枉為讀書人了,老蒼頭這說的明顯是恭維話。想孔珪出身名門,祖父便是繪圖凌煙閣並在死後得以陪葬昭陵的初唐大儒孔穎達,現今天下士子案頭必備的《五經正義》便是出自其人之手。孔子後裔的身份,又有這麼一個堪稱天下士子共師的祖父,兼且孔珪自己也是太子左庶子的身份,所謂宰相門人七品官,這老蒼頭身為他的老家人,自來隨其所見便不是大儒也是高官顯貴,這要是以前,一個偏遠縣令未必能入得他眼,而今卻連逢迎的話都說了出來,想想這前後的變化又怎不令人唏噓。

唐成笑著搖了搖頭,此時正好走到門口的柴扉處,他也沒再多說什麼的向那老蒼頭拱了拱手後便徑直出門去了。

目送唐成走出柴扉後,關好門的老蒼頭轉身回了簡陋的書房,“老爺,他走了”。

粗木書案前的孔珪年近五旬,長著一張方方正正國字臉,聞報後放下了手中的筆,“他說了些什麼?”。

“他說老爺乃當世大儒,為天下士子仰望,宜當善自保重身體;此外龍門縣衙以後不會再派人來攪擾”,老僕邊答話邊習慣性的走到了書案邊整理文房四寶,拿起筆的他猛一看到孔珪在書案條幅上剛剛寫好的字後,一愣一顫,一大團濃墨從筆端滴下來在條幅上濡染一團。

這個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僕何曾犯過這樣低階的錯誤,“怎麼了?”。

“唐成走時曾問過老爺在讀什麼書,老僕因就據實說了,他聽了之後曾吟過幾句屈賦”,老蒼頭說到此處,手指條幅一臉驚詫的抬頭看著孔珪道:“他剛才所吟詩句正與老爺所書一字不差!”。

屈原《九章》第五篇共有八十四句,這十句既不是開頭,也不是結尾,恰是卡在中間,且亦算不上公認的名句,兩個並不曾見面的人屋外所說與屋內所書竟然都是這並不出名的幾句,難怪老蒼頭見了如此吃驚。

“噢,竟有此事?”,孔珪聞言默默的站了一會兒後,驀然微微一笑道:“遠貶千里居然得一知音,十步之內果有芳草,此子好靈動的心思,龍門縣這次得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