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宮位於長安城東南方向,後世是一處景點。
除了是唐朝古蹟之外,也因為民國時期蔣某人曾在此居住,還曾作為其子的新房。
陳魚對常寧宮最多的記憶,就是附近有游泳館,前世就是在那裡學會的游泳。可惜時空轉換,物是人非,一切皆已不同。
此時的常寧宮只是皇家宮苑,宮殿樓宇,亭臺樓閣,雕樑畫棟,花木蔥蘢。與遠處的秦嶺,近處的潏河,杜陵,一起組成一片秋日好風光。
可惜這些專屬於皇家,尋常臣民根本沒有這個眼福,陳魚跟著長孫衝倒是有機會瞧瞧,可惜太上皇來的太快,迎駕是當務之急。
大隊的禁衛軍護送龐大的龍輦而來,這是玄武門之變後,太上皇首次離開太極宮,聲勢自然要浩大隆重,彰顯皇家威儀,也順帶展示李世民的“孝道”。
後面車轔轔,馬蕭蕭,不知多少宮車過往,每每有窗簾揚起,都能瞧見如畫雲鬢,和俏麗姿容。
毫無疑問,這是宮中諸位太妃。
皇帝變成了太上皇,是一種悲劇,李淵自然心有不甘,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變成太妃的諸位嬪妃卻毫無怨言,全無所謂,沒受到絲毫影響。
還是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地位與生活毫無變化,甚至可以說比以前更好了。
張、尹二妃被處死,得益最大的便是這些嬪妃,他們能更多見到李淵,能得到更多寵幸,至於寵幸她們的是皇帝還是太上皇,有什麼關係呢?
她們反而更容易有機會懷上龍種,誕下的孩子將來仍舊能夠封爵親王和公主,仍舊能夠的母以子貴,將來做個某國太妃,為孃家提供裨益。
和以前有什麼區別呢?
武德朝這個情勢,後宮的嬪妃們從來沒想過,也沒機會成為皇后。
有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幾個在,他們也從來沒動過兒子成為太子的歪心思,可謂安分守己,並無所求。
故而他們對李世民沒有絲毫怨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感謝李世民,否則李淵哪裡有這麼多時間陪他們?
至於當年,李建成之拉攏張、尹二妃,壓根就沒顧念過她們。
反倒是因為張、尹二妃專寵,她們又哪裡有機會分享寵愛,日子過的悽苦。
尤其李世民近期安排入宮的美人,她們的身份和任務是註定的,枕頭風一陣陣的。
李淵心知肚明,什麼也不說,只是縱情聲色,試圖忘掉那些不愉快。
酒色向來不分家,酒水自然也成為李淵的一大愛好。
前幾日兒媳婦長孫氏給她推薦了一塊酒,說是新出的桃花釀,請阿爺品嚐云云。
李淵最初沒有當回事,但品嚐之後驚喜地發現竟然比劍南燒春醇烈不少,頓時大為喜愛。
這才有了長孫衝奉命前去樊川,著陳魚送一千升桃花釀到常寧宮之事。
陳魚此刻就在道旁,恭恭敬敬地迎候太上皇。
當然了,時不時抬頭偷瞄幾眼是自然的,太上皇的御容見不到。除了在朱雀大街上稍稍露面,以安天下人心之外,李淵便再也不曾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