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他對吳駒的認知是以“醫者”身份為主,最直觀的便是其醫術通玄,其次便是寫出水調歌頭和將進酒,可以看出其詩才蓋世,釀出燒刀子,又能看出其似乎頗具匠才。
我以為你是個醫生,結果你竟然精通治國之道?
呂不韋重新考慮起“以民為本”的理論,越想越覺得有深度。
“呂不韋,你說吳駒這樣的人才,怎麼才能助我秦國呢?”子楚摸了摸下巴。
一直以來,吳駒對秦國保持著一種友好的態度,但遲遲沒有更進一步的行動,讓包括子楚、呂不韋在內的不少人都有些抓耳撓腮。
要知道,若能拉攏到一位百家魁首加入己方陣營,其中好處數不勝數。
目前來說,最招百家喜歡的應該是齊國,儒家以齊魯為大本營,兵家與齊王室關係密切,陰陽家前任中流砥柱鄒衍也出自稷下學宮。
至於秦國,就屬於不太招百家喜歡的那種。
百家之中,唯有法家和秦國走得近一些。
不過秦國也已經習慣了,畢竟他們可以說是舉世皆敵。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想要百家的支援啊!
“拉攏吳駒之事絕非易事,不可操之過急,維持目前這種狀態也未嘗不是一種好事。”呂不韋攤了攤手,對於這個問題也有些無奈。
“只能如此了。”子楚嘆了口氣。
對了。
“呂不韋,寡人交給你個任務。”
“大王請講。”
“你幫寡人跟吳駒求兩幅字,一副寫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副寫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寡人要掛到章臺宮去。”子楚一本正經的囑咐,說完便起身離開了。
原地徒留呂不韋眨巴眨巴眼睛。
這他該怎麼跟吳駒開口??
……
另一邊,成蛟發了一會呆,突然對吳駒說道:“吳師,我覺得我好像不太適合當太子。”
“為何這麼說?”吳駒懶洋洋的問道。
“我不喜歡當太子,也沒有當太子的才幹。”成蛟答道。
“但偏偏有一大幫子人非要把你推到太子之位上。”
吳駒搖搖頭:“這就是王室子女啊,身在帝王之家,身不由己,尤其是年幼無力之時,一舉一動都被人操縱著。”
“唉……”
成蛟嘆了口氣,聳拉著腦袋,有些鬱鬱寡歡。
吳駒也在沉默。
他其實也有些迷茫,起碼在秦國這場太子之爭中,他不知道自己該支援嬴政還是成蛟,亦或者是作壁上觀。
不過作壁上觀無疑是蠢方法,這於他而言無利可圖,對成蛟來說也毫無益處。
若讓這麼一個孩子被一步步的引導,最終等待他的就只能是歷史上那場叛亂。
他現在能做的,也僅僅是讓成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不讓太子之位成為他的執念,亦不讓他成為被韓國外戚隨意擺弄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