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刺骨的秋風吹過子楚忍不住想起嬴政。
遠在趙國的他,寒冷怕是更勝秦國吧。
不知道他有沒有添衣。
子楚想起剛剛在亭中聽到的成蛟與吳駒的交談。
“何為國本,這個問題若是讓政兒來答,他會如何作答呢。”子楚自言自語道。
“大王何以有此一問?”呂不韋心中一動,問道。
子楚嘆了口氣,答非所問:
“呂不韋,你知道的,寡人其實並不是想要政兒成為太子,只是想給他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他身為寡人嫡子,流落趙國十年,吃了數不盡的苦,不應該連個公平競爭太子的機會都沒有。”
呂不韋目光閃爍。
子楚微微瞥了一眼呂不韋,猜到他在想什麼,卻沒有點破。
“呂不韋,你知道蛟兒是如何作答何為國本這個問題的嗎?”子楚問道。
“臣猜不到。”
“王權為本。”子楚說道。
呂不韋思索了一會,搖搖頭:“是,但不盡然。”
“何為國本……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子楚繼續說道:“儒家告訴寡人以仁治國,法家告訴寡人以法治國,兵家告訴寡人以武安邦,道家告訴寡人無為而治……”
“連百家學說都無法統一,縱大王與臣也說不明白,公子成蛟年幼,答得不全面也很正常。”呂不韋認真的說道。
“正是這個道理,但寡人今天聽到一個不一樣的版本。”子楚說。
“哦?”
“以民為本。”子楚說道。
“民?”
呂不韋皺起眉頭。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子楚複述了一遍。
呂不韋眉頭緊蹙,仔細思考了一遍,繼而評價道:“很完美的理論,這個理論,比以仁治國、以法治國要更深層次,更接近本質,但又有些籠統,若能有更深層次的剖析就好了。”
“正是如此。”子楚點點頭。
“這是何人所說?”呂不韋問道。
子楚揚了揚下巴,示意呂不韋看池塘對面。
呂不韋皺眉看去,見對面的水榭上,成蛟正在發呆,魏磬正在看醫書,吳駒一副睡大覺的沒心沒肺亞子。
呂不韋旋即錯愕:“吳駒??”
“正是。”子楚點點頭。
呂不韋有些難以置信:“他竟然對治國有這麼深刻的見解?”
他不得不重新審視吳駒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