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學子跟隨吳駒等人進入殿中。
現在宮殿的設計還不興明清時金碧輝煌的那一套,而是以青色、灰色、黑色等並不鮮豔的顏色作為主色調,青磚黑瓦,氛圍莊重森嚴,蔚為壯觀。
考生們無論出身世家還是寒門,皆是第一次進宮,不免瞳孔震顫,為之恢弘壯麗而驚歎。
兩側文武百官站立,為首的是金印紫綬的相邦呂不韋、國尉王齕,上卿蒙驁,亞卿麃公,緊接著是銀印青綬的祁農、焦樵等九卿級官員,之後是銅印黃綬的眾官,秩序井然。
而在大殿盡頭的寶座上,子楚正襟危坐。
“稟大王,殿試考生已帶到!”吳駒拱手一揖。
上千學子拱手作揖:“拜見大王!”
“平身!”子楚聲音洪亮,隨後起身:“既然如此,殿試便開始吧!”
吳駒頷首,轉頭說道:“殿試規則很簡單,沒有題目也沒有試卷,唯有兩個字,獻策!”
“每人向國家獻一條策,可以從任何方面出發,政治,律法,谷貨,農桑,制度,戰爭,都可以,寫出來的內容除了自己就只有閱卷者和大王知道,不傳第三者耳。”
“殿試的一切和會試排名毫無關係,甚至會顛覆會試的成績,所以在殿試失誤的人也不必難過,殿試依舊有重來的機會。”吳駒說道。
聽到前半句話考生們面露思索,後半句話卻讓他們目光灼灼,兩眼放光。
尤其是像排名第七的衛叔顯這種著名偏科人士,聽完後整個身體肉眼可見的挺拔了。
哈!不考數學,那爺直接衝個前三給你看!這是衛叔顯的心聲,他要不是數學考得差,前五總是不成問題。
可惜殿試沒有排名,但這也不妨礙衛叔顯準備大展拳腳。
之後,殿試便正式開始了,考生被帶往宮中設定的考場,每人都有最普通的一張桌子、椅子和一張紙一支筆,隨後就是長達四個小時的考試。
考場四面築起高臺,外高內矮,子楚、吳駒和一眾朝臣在此監考。
當中最為感慨的是甘羅。
他昔日同樣在這些才子之列,甚至是排名最靠前的幾人之一,但這次因為沒參加科舉,未能提名於金榜。
“我要是參加科舉,一定能摘個狀元回來!”甘羅對身邊的吳駒說道。
他對此頗為遺憾,認為少了個證明才華的機會。
吳駒呵呵一笑:“這麼自信,我出的那些算術題你都會了?”
甘羅的雄心壯志頓時卡殼了。
“狀元可沒人能十拿九穩,你觀博聞現在身為狀元,威風八面,可他和榜眼白皓也就差了三分,是險勝。”吳駒說:“你還是別凡爾賽了,你羨慕他們,他們何嘗不羨慕你?”
甘羅現在可是秩比一千五百石的平準丞,一部的實權長官,只要他能在這個位置上做出成績,再往上升一升,爬到平準令的位置,邁入銀印青綬的行列!
這個位置遠超同齡人,身為前三甲的博白龐三人都與之很有距離,所以哪怕甘羅沒拿到狀元,他也依然是佼佼者,光芒萬丈,照耀咸陽眾才子。
甘羅想了想,倒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子楚在考場周圍巡視,不時駐足觀望。
時間一晃而過,到了中午,殿試終於進入尾聲。
“考試結束!各位可以停止作答了,記得檢查試卷上的姓名!”
吳駒揮揮手,示意一旁數十名小吏去組織收卷,試卷被統一收起,封入箱中,貼上封條。
隨後,考生再度進入咸陽殿,子楚親自為金榜前列的考生授予爵位和賞賜。
博聞,白皓,龐士安三人授公大夫爵位,賞五百金,子楚還分別賜予三人三件寶物,分別是一把劍,一塊玉璧和。
劍是一把青銅劍,劍身錯金,吹毛斷髮,削鐵如泥,由吳越鑄劍名家打造,劍鞘上鑲著玉珠與寶石,雖然不是純鈞、太阿那樣的名劍,但子楚告訴博聞,這把劍他早年曾經使用、佩戴過很長一段時間,這分量瞬間就不一樣了,乃是君王佩劍,可見子楚對博聞寄予厚望。
博聞雙手接過,躬身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