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此,因為這次策論實在是狠狠的背刺了廣大考生一波,這個版面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上面的名家解析被許多人一字一句的仔細閱讀,銘記在心。
再之後,有一些初試結束後記者的採訪,之前上半場初試結束後對部分考生和吳駒的採訪已經在第四期報紙上釋出過,這些是新鮮出爐的。
再之後,還有對會試的展望,對本次科舉的看法等等。
直到報紙末尾,竟然還有一篇內容給了考生們驚喜。
這是一篇文章,名為《吳駒談策論》。
本以為是社會版塊那幫天殺的標題黨,結果往下一看,還真是吳駒寫的文章。
這讓許多剛算完分數,深深感到不安的考生打起精神,認為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些許訣竅。
但他們還是想得太美了,吳駒是主考官,怎麼可能把策論的訣竅告訴考生?
這篇文章僅僅講述了一些作文的要點,吳駒將初高中教導學生寫作文的那一套結構理論拿出來,譬如論點,論據,論證、總結等等。
對策論確實有一定作用,但不能當武林秘籍看待。
末尾,印上了吳駒親筆所寫的一句話:“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
這份【科舉特輯】到此結束。
……
報紙一出後,考生們最先關注的還是算分。
咸陽各家各戶最常見的景象是一學子俯在桌案前,左手報紙,右手白紙,默默計算自己的分數,臉色一會難看一會欣喜,更有甚者算著算著就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最後算好,一看總分數,立馬發出一聲悲鳴,哀轉久絕。
就連那些世家大族也是差不多的景象。
鄧家。
鄧家家主看著眼前一份份粗略算出的成績單,氣的青筋暴起,七竅生煙。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
“族內竟然有接近一半的人達不到會試的標準,難道我鄧家無人了嗎!”
他將不善的目光投向坐在眼前的子弟們。
“鄧雲,考了308……”
“鄧坤,考了364……”
“鄧豐年,考了345,算學滿分150分,你竟然只考了39分!”
“等等,39加296怎麼會是345……”鄧家家主冷靜分析,反應過來後更是大怒:“你還給自己多算了10分,難怪算學考的這麼差,蠢貨!”
鄧家子弟們瑟瑟發抖。
鄧家家主臉色陰晴不定,越發覺得在會試之前獲取答案很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