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秦:諸子百家?拿來吧你!> 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來信 談及《後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來信 談及《後詩》 (2 / 2)

但吳駒就是這個例外。

原因就一個。

他的所有詩詞都是精品啊!

哪怕去掉一個荀子都覺得心痛。

看完信,吳駒拿過信紙,斟酌一二後便開始回信。

也不知道荀子為何會突然有撰寫《後詩》,並且收錄自己的詩的想法,顯然這位儒家宗師時常能聽到自己的訊息,大抵得益於韓非跟在荀子身邊時也沒少唸叨起自己。

他對於這些詩詞被收錄在荀子的著作裡當然是求之不得的,這百利而無一害。

但五首詩詞全部收錄確實讓吳駒小小的驚訝了一番。

細細想來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這些詩那可都是他從那幾位帶詩人的,他們的詩詞是真正能做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就看現在,哪怕放到比他們生活的年代早一千年的戰國時期,依然令大批的文人墨客愛不釋手。

況且吳駒最近正好尋思著怎麼讓自己統一諸子百家的任務更進一步,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自從吳駒成為醫家魁首之後,任務進度可以說是停滯不前,陷入了瓶頸期。

這倒也實屬正常。

縱觀春秋戰國五百年曆史,就沒有一個人同時當上兩個百家學派的魁首。

吳駒想要踏出這第一步,那難度不言而喻。

不過瞌睡來了送枕頭,轉眼間遠在楚國蘭陵的荀子竟然給自己來了信,自己也算是和儒家,和這位大儒扯上了關係了。

要知道,荀子絕對算是當今儒家中威望最高的人,沒有之一。

他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祭酒一職,即後世的校長之職,乃是學宮之中最年長,資歷最老的宗師,他整理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等典籍,深受學宮學子和儒家子弟愛戴。

若非受人誣陷,以他的學術、地位和資歷,絕不可能被撼動位置,當然誣陷的人也不能,荀子之所以辭去祭酒一職是因為不願受人非議,於是離開齊國。

前往楚國,成為蘭陵縣的縣令,因遭人非議,離開楚國前往趙國,又被拜為上卿,僅次於趙國丞相。

隨後又被楚國令尹春申君派人請回楚國,復任蘭陵縣令,現在隱居於蘭陵縣,枕石漱流,著書立學,在他治下,出現了“蘭陵多學”的盛況,也常有儒家子弟前往拜訪。

雖然因為荀子主張禮法並施,與儒家主流思想偏差很大,導致儒家許多資歷同樣比較老的學者對荀子頗有意見,甚至質疑他是否算是儒家,但大多數儒家子弟都抱有一個同樣的理念:我們可以有意見,外人不行。

吳駒下筆,洋洋灑灑的寫出一大段話。

首先對荀子在信中對自己的讚譽表示謙遜,同樣對荀子表達了尊敬之意,隨後對其想要收錄自己的詩詞表示同意,並鄭重的進行了感謝,信末寫到“若有機會,定要與前輩一敘”。

橫豎不過是些客套話,但核心思想就是在禮節上無疏漏。

寫完,裝訂好,交給信使,隨之送往楚國蘭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