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科舉制,好!非常好!”
子楚先是對科舉進行了絕對的高度評價,但旋即又話鋒一轉:“不過寡人要好好考慮一下。”
吳駒對此感到並不意外。
科舉制的出現無疑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革,子楚認真考慮是對的,如果子楚現在拍桌子就要搞,吳駒反而會勸他三思而後行。
別的不說,想搞科舉制,那可是要砸世家貴族的飯碗,要和他們對著幹的。
古往今來,每一次變法都意味著要破壞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其中的風險讓子楚都為之忌憚。
“至於這個義務教育。”子楚嘆了口氣:“也好,但寡人下不了這個決心。”
吳駒在上面寫了什麼建造大量的學校,義務教育的教材完全免費,光是這一筆支出就足夠子楚思慮再三了。
“舍不著孩子,套不著狼。”吳駒平靜的說。
“寡人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呢,但這看起來甚至比實施科舉制還要難。”
“但它比科舉制還要完美。”吳駒說。
子楚皺眉:“說說你的見解。”
吳駒從一旁的茶盤上拿來三個杯子,排成一排,指著它們三個,分別說道:
“舉薦制和世卿世祿制,科舉制,義務教育。”
“在我看來,它們是一個發展過程,同樣也是我們要走的路的三個節點。”
“實行科舉制,意味著顛覆舉薦制和世卿世祿制,為的是從民間選拔人才,為國家帶來大量的可用之人,但大王,臣要問你,現在民間真的有人才嗎?”吳駒問。
“……”
子楚一下子愣住了。
有嗎?
答案是:沒有。
很讓人難以置信,但確實沒有。
吳駒這一問一下子點醒了子楚。
科舉制對現在的七國來說,並沒有那麼美好。
雖然老話說得好,高手在民間,但民間哪有這麼多高手。
現在的百姓是愚昧的,至少六成以上不識字,識字的人裡還有六成只會寫自己的名字等寥寥幾個字。
而科舉制的意義就是從民間提拔人才,民間都沒有人才了,還提拔個錘子啊!
吳駒將第一個茶杯倒扣過來,說道:“科舉制想要實行,第一個要做的,是轟碎貴族的圍牆,打破知識禁錮,讓平民百姓擁有獲取知識的渠道。
唯有這樣,才能給國家帶來更多的可選之人,才能給科舉制實施的土壤,否則,所謂的科舉制就是個站不住腳的軟腳蝦。”
聽完這一席話,子楚完全明白了吳駒的意思。
“那科舉制呢?為什麼你說義務教育比科舉制更完美?”子楚連忙又問。
“科舉制依舊很容易滋生腐敗,並且依舊很容易被貴族封鎖向上的渠道,而義務教育做的更絕,有一種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大王,臣且問你,如果所有人,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能獲取相同的知識,那貴族還是貴族嗎?”吳駒問。
子楚搖搖頭,下意識的說:“如果是這樣,貴族就很難永遠維持自己的地位,因為平民也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和貴族相同的地位,如此長此以往,就完全不存在所謂的世卿世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