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天裡,吳駒自己則埋頭準備春節期間就確定下來的酒樓一事,以及更為重要的油鹽醬醋等糧油的買賣。
這種開荒的事別人辦不到,只能吳駒親力親為,不過好在現在已經站穩了腳跟,手下能用的人多了,倒也不用什麼事都親自上。
時間一下子來到了正月中旬。
就在吳駒以為這個月基本不會發生什麼大事的時候,一個讓他記掛了很久的人,突然就位了!
說起這個人,還要從呂不韋說起。
呂不韋身為一名在七國都有龐大的生意的商人,歷來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成為秦國相邦之後,他深感手底下經商的人才多如牛毛,但從政的人才卻是鳳毛麟角。
於是乎,他做了一個決定!
招收門客!
門客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團體,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頗具才學,無分身份,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雞鳴狗盜之徒,無貧貴賤,只要有能力,皆招致之。
他們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拜入他人門下,換取免費的衣食住行和俸祿,也無需承擔勞役,只需在主人需要的時候為其出謀劃策、鞍前馬後便可。
可以說,他們是典型的出賣自己的才學以謀生的一群人。
而招收門客,便被稱為“養士”。
其中引領,並且主導了這股“養士之風”的有四個人,分別是各自國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也被稱之為“戰國四公子”。
他們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
信陵君魏無忌,現如今魏王的弟弟,其門客侯贏、朱亥助其“竊符救趙”,成就信陵君赫赫威名。
春申君黃歇,楚國令尹,亦有門客三千,其門客助他良多。
平原君趙勝,趙國丞相,喜賓客,養食客數千人,其門客中有毛遂,曾自薦於平原君前,後隨他入楚遊說楚王,保全了長平之戰後被打到了都城邯鄲的趙國。
鼎鼎大名的諸子之一,名家的領軍人物公孫龍,也曾是趙勝的門客。
齊國孟嘗君田文,當年的齊國最早開創養士之風的人,其下有食客數千人,其中最出名的如馮諼,亦有雞鳴狗盜之徒,時年孟嘗君出使秦國,而秦昭襄王扣留了它,這雞鳴狗盜二人便曾助其逃出函谷關。
他們的門客都曾助其保全國家,成就紅名或挽救性命,也正是這四人證實了門客的重要性,開創了養士之風。
於是乎,呂不韋也招收門客。
他說,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
他呂不韋以秦之疆域之大,國力之昌盛,而自己身為秦國相邦,不應該被他們比下去。
於是同樣招致士人門客,加以禮遇!
如今,他的門下食客有足足三千人,絲毫不遜色於四公子!
其門客才學同樣精湛,且不拘一格,如嫪毐便並非士人,而是武者,但卻是當世罕有的劍道宗師,劍術蓋世。
吳駒一直記掛著的這位,同樣是本該成為呂不韋的門客的人。
咸陽城外,一個年輕人站在了城門下。
他風塵僕僕,一路走過來,身上的盤纏用的差不多了,臉上也已經很久沒有清理了,鬍子有些拉碴,但他的目光中滿是雄心壯志。
他的名字叫做: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