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一更。晚上還有。要嘗試制榜,完成多年夙願了,特興奮。。。)
“敘述角度?”
林小璐很不解,畢竟她從無寫的經驗,但同時也意識到,這一點,可能才是她這次問計的最大收穫。
鄧錚推心置腹:“倚天中的敘述,由於張三丰基本處於超然的地位,實際常常動手的‘絕頂高手’只有一個張無忌,所以倚天中的‘一流高手’地位比較高,個個都被當做武學宗師來描述,書中很多時候,也都是從一流高手的角度敘述問題的,以半仰視的姿態,烘托襯托張無忌。”
雙鵰的敘述呢?從射鵰中九指神丐一節直到神鵰全篇,幾乎都是站在‘絕頂高手’角度看問題的。‘絕頂高手’幾乎每章都有出現,‘一流高手’一直處於被虐的悲慘地位。
所以雙鵰中的一流高手既不是數量太少——有全真七子,桃花島六弟子,漁樵耕讀,丐幫四長老,西域三絕,歐陽克,沙通天,彭連虎,樑子翁,靈智上人,瑛姑等等,神鵰最後就又突然多了一群三山五嶽的人,也都不可小覷;也不是質量太低。
最典型的就是射鵰第八回‘各顯神通’:
……王處一右手提起酒壺,說道:今日會見各位英雄,實是有緣。貧道借花獻佛,敬各位一杯。右手提起酒壺給各人一一斟酒。只見酒壺嘴中一道酒箭****而出,依次落在各人酒杯之中,不論那人距他是遠是近,這一道酒箭總是恰好落入杯內。
……雙手合十,施了一禮,突然雙掌提起,一股勁風猛然撲出。王處一舉手回禮,也是運力於掌,要以數十年修習的內功相抵。兩股勁風剛觸到,靈智上人突變內力為外功,右掌斗然探出,來抓王處一手腕。這一下迅捷之至,王處一變招卻也甚是靈動。反手勾腕,強對強,硬碰硬,兩人手腕一搭上,立即分開。
……歐陽克將那筷子接過,隨手一撒,二十隻筷子同時飛出,插入雪地,整整齊齊的排成四個梅花形。
……彭連虎忽地伸出雙手,左伸右收,右伸左收,將沙通天彈出的瓜子一顆顆的都從空中截了下來。瓜子體型極小,去得又快,但他居然沒漏了一顆。一個發得快,一個接得也快,猶如流水一般。
……只見參仙老怪樑子翁笑嘻嘻的站起身來,向眾人拱了拱手,緩步走到庭中,忽地躍起,左足探出,已落在歐陽克插在雪地的筷子之上……二十隻筷子仍是整整齊齊的豎在雪地,沒一隻欹側彎倒。
……就在深山雪地的茅廬之中,苦思數月,創出了這套‘野狐拳法’。這拳法以‘靈、閃、撲、跌’四字訣為主旨,於對付較己為強之勁敵時最為合用,首先教敵人捉摸不著自己前進後退、左趨右避的方位,然後俟機進擊。
這些章節段落,充分說明了這些人絕對是一流高手的實力,但是這些人由於頻繁的和絕頂高手交手,書裡又是以五絕的眼界看問題,所以讀起來直觀感覺就顯得特別‘掉價’。
但就這些很多人讀過後,可能都想不起來的角色,你敢說倚天裡牛哄哄存在感很足的崑崙掌門何太沖、斑淑嫻之流能穩贏?!”
他毫無保留,邊整理思路,邊自顧自的說著,卻沒看到旁邊林小璐已經驚得合不攏嘴。
讓人醍醐灌頂的觀點是一方面,而他所複述大段原文內容,就彷彿早已鐫刻在腦海中一樣,信手拈來,雲淡風輕,讓一向神經大條的林小璐在這一刻,也第一次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被某種神奇非人類所支配的恐懼。
“讀者朋友們大多沒有創作長篇的經驗,所以對這種敘述角度沒有很好的覺察和適應,就形成了雙鵰系列中一流高手數量和質量遠遜於倚天的錯覺。”
林小璐深吸了口氣,摁下心頭震驚,疑道:“那反過來是不是說,張無忌,其實遠沒我們直觀感覺的那麼厲害?”
鄧錚搖頭:“這也是基於上述原因,所產生的另外一層錯覺。有一部分讀者意識到了倚天和雙鵰敘述角度的不同,就拿這個來黑張無忌,覺得他就是一山中無老虎而產生的紙大王,實際水平很差勁。但其實張無忌只是受制於成長履歷和性格,以他的武藏儲備和真實戰力,要是有歐陽鋒、洪七公的實戰經驗,舉手投足間戲耍似地收拾一位一流高手,讓一個一流高手看起來很掉價,又有什麼難的?”
說完,又繼續道:“第三個產生錯覺的主因,則是張三丰創立了與少林齊名的武當派。
張三丰創造了武當,正道執牛耳者,所以對他的讚譽之詞從頭到尾都極其豐富,我知道很多讀者把他看做三部曲裡古往今來第一牛人,跟其他任何高手對比,都領先了至少一個級別。
但是我想說的是:能夠開宗立派的一定是武學大宗師,但是武學大宗師不一定都要開宗立派。
黃藥師創造了桃花島武學,其中‘彈指神通’和‘一陽指’齊名,‘落英神劍掌’、‘旋風掃葉腿’、‘玉簫劍法’並稱三大絕學,其中‘落英’和‘旋風’還可以合併成‘東風絕技’。還有的高階武功如‘劈空掌’,能夠壓制有九成五絕水平的小郭靖的奇功‘奇門五轉’,掌法化劍的‘落英劍法’,黃蓉使用的身法‘燕雙飛’,‘碧海潮生曲’、‘蘭花拂穴手’等等,不勝列舉。
這些功夫幾乎都是少林絕技的級別,而且幾乎都是在他三十歲之前創造的。
倘若黃藥師以開宗立派為己任廣收門徒,並且以畢生之力創造武功,那會是一個什麼誇張的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