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朝大禍害> 第二百章 掀起大案!不做亡國之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章 掀起大案!不做亡國之君! (1 / 2)

劉餘謨本就失血過多,急火攻心之下,又氣得吐了血,所以一下子就直接氣暈了過去。

在劉餘謨再次甦醒過來後,天色已近黃昏,夕陽晚照下,天啟依舊坐在他面前,張貴在旁邊站著。

這時,天啟再次問著他:“告訴朕,到底是什麼情況?”

劉餘謨道:“沒錯,臣的確誣陷了夏允彝,理由自不必多言,他乃改制急先鋒,天下士紳誰不對他恨之入骨?如今若能把他攀咬上,順便讓支援改制的官員中間發生分歧,甚至讓陛下您主動打壓改制中的一部分官員,使支援改制的變法派內部分裂,豈不更好?”

“你可真是狡猾!又差點把朕給騙了。”

天啟咬牙說道。

張貴道:“陛下不必為此生氣!他能想到這一點,只是因為他是御前近臣,更清楚變法派內部有哪些分歧而已。夏允彝等的確希望直接均田,而臣和朱閣部等則認為還是應先試著將內憂向外轉移,這些分歧的確存在,而他不過是利用了這一點而已。”

如張貴所言,現在的大明變法派內部的確已經開始滋生出分歧。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雖然對於支援變法派的大明官員而言,目標都是一樣的,都是想富國強兵民豐,但在具體的政策上,則會有左右之分。

有的希望更激進一點,一勞永逸,崇尚二十年如一日的徹底革新風暴。

有的希望更緩和一點,一步步的來。

和北宋王安石變法一樣,新黨官員中就有針對具體某些變法內容觀點不同的地方存在。

比如青苗法。

雖然新黨官員都同意推行,但有的官員覺得青苗法可以推行但不能向青苗借貸的農民收取利息。

有的則覺得應該要收取利息,如此才能富國。

而也因為這些分歧,使得最先進入新黨變法圈子的蘇轍後來就不得不為此選擇了退出。

如今大明的變法官員們中間,也的確開始出現這樣的分歧。

天啟和張貴這種權貴推行新政是因為想解決可能發生的統治危機。

故而並不急於用狂風暴雨的方式來革新除弊,即直接均天下之田,而是想著先將內憂對外轉移,用穿針引線的方式一步步織就出中興的盛世畫面。

但夏允彝這些在變法中具體執行新政的官員,因為大多數寒門士子出身,且又親眼目睹到士紳的罪惡,而更清楚士紳對百姓欠下了多少血仇,所以,他們也就不僅僅是想解決王朝的危機,還有清算和復仇的想法,希望均天下之田,把士紳徹底消滅。

這個分歧的確開始出現,但張貴相信還沒上升到要動用陰謀除掉皇帝的地步。

畢竟他和天啟都還沒直接說均天下之田不對。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所謂夏允彝弒君,不過是劉餘謨編造的一個陰謀而已。

但張貴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劉餘謨也的確厲害,不但潛伏在武備學堂內部,經過了重重思想考核與素質考核,竟到現在也會抓住自己變法派內部的弱點,差點就成功挑起變法部內部的鬥爭與分裂。

“你說的沒錯。”

天啟點了點頭。

劉餘謨這裡則感嘆一聲,說道:“本也沒打算讓陛下您落水,不過是別無他法而已。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弒君呢。陛下,您難道就不該反思一下自己嗎?”

“朕有什麼好反思的,若真因為你們落水不治,也比做亡國之君強。”

天啟望著天邊晚霞,說後又道:“畢竟,即便朕落水不治,後人或許還能看到太陽再次升起在大明的土地上。”

劉餘謨苦笑。

天啟則問道:“你考入朕的武備學堂,又經過重重考核,進入朕的禁衛營,原本的目的是什麼?”

劉餘謨回道:“告訴陛下您也無妨。我們原本是想摸清楚武備學堂畢業的學員為何能戰勝建奴,又為何能保持很高的忠誠度和紀律性,也因此,我們還想以武備學堂的方式培養自己的私兵,但可惜後來我們發現,我們做不到。”

“為何做不到?”

天啟問道。

劉餘謨道:“在近衛軍,哪怕一個普通士兵都有學習和參與朝政討論的權利,有向陛下表達忠心的權利,有與士大夫爭辯的權利,這樣的軍隊簡直就是一個沒有尊卑的軍隊!這不符合我們所推崇的儒家聖人之道,讓一個士兵都可以跟士大夫一樣平起平坐,那這樣的軍隊還不如不建立。”

天啟道:“朕都允許你們跟朕這個君主爭辯國策,乃至你們自己也希望君主在能在臣子討論國策時唾面自乾,虛心納諫,你們居然都不願意讓普通士兵也有這樣的權利,你們許多人罵朕是獨夫民賊,朕看你們比朕還獨夫民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