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疑惑而來的蓮釋真,離開時,只覺得身心輕鬆,疑惑盡解。
這第三世,距離三百五十六載天命,尚有七十載天壽,但也差不多到了晚年,蓮釋真準備對下一世進行安排,他願意以己身為棋子,助先生完成這場延續了數千年的棋局,就像其他人一樣。
當下的太平盛世存在隱患,一旦被引爆,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
正因如此才不能停止前進的步伐。
只是,唯有前輩有能力,帶領苦境眾生走到這條道路的終點,接下來他準備再次前往西武林,卻也不急著回返鹿苑一乘,前不久剛回過,師尊九界佛皇算算時間應該出發去了道境。
與之相應,蓮釋真也知道了虛神界計劃,世間爭端根本不可能全部靖平。
但可以將爭端、矛盾盡數轉移。
識界,以及虛神界計劃,便是這條名為理想的道路上的最後一塊磚,人還是要務實,比起想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如立足當下,一條完全可行的道路不比天下大同有說服力?
再進一步說,大部分人將自己所處的勢力,當做家、父母,或是百依百順,或是用心維護,對苦境這個整體也類似。
但是,在蓮釋真的視角內,藺重陽卻將它們看成自己的孩子,寸草春暉,斷杼擇鄰,那是截然不同的身份與立場,做出的事情也在他人意料外。
哪怕離開雪晴坊,蓮釋真依舊用了不短的時間才徹底緩過來,也就是他有三世積累,作為素清閱的第一世還就讀於德風古道,思想覺悟很高,換個不明所以的儒門後輩,事情可能就沒那麼簡單,雖然最後應該還是會被先生說服。
這種事情不難預料,除非那個後輩是野心家。
萬堺紀元九百一十年,九界佛皇親傳弟子,無為禪師,重歸西武林與魔界戰線。
只是,無論西武林還是魔界均不知曉。
或者說魔界知曉。
第六十三代金魔接見過一名貴客,之後阿修羅主宰被玄都傳喚,重整戰線,魔界這地方屬實是內憂外患,經過這麼多代金魔努力方才穩定,但完全將權力收歸玄都顯然不可能,因為,不論如何,金魔實力還是太差。
直到第六十四代金魔繼任,哪怕這一甲子有貴人相助,魔界的根本問題依舊沒能解決。
正常,太正常了。
過去一甲子,魔界依靠轉移矛盾進行統合,實際上與西武林之間的摩擦,遠不如過去,死傷只能說在所難免。
還是從前那句話,下魔,魔界要多少有多少。
若是把下魔當炮灰便能達成目的,那魔界內部沒有人會拒絕,強者為尊不外如是。
玄都要回收權力怎有可能容易?魔界的根本制度更像一個鬆散部落,集權,沒那麼簡單。
也就是有一批追隨天魔與聖母的死忠支援,不然玄都這政權,說一句孤兒寡母也合適,在天魔的餘威完全散去之前,將魔界穩定,將內部各方勢力平衡,對金魔來說就已經是超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