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按照您的分析,我們如果基於現有的裝置,在核反應原料中加入適當新的等離子體,能否超越之前的反應時間記錄?”
在這幾次的實驗中,為了安全起見,還沒有讓反應的程度過於劇烈。
可徐佑面對這個問題,卻遺憾的搖了搖頭。
“說實話,按照我的計算,現有的裝置,很可能並無法實現反應時間的突破。”
幾位領導,聞言都有些失望。
“徐教授,具體是什麼原因呢?”
“在加入這種新的等離子體後,容器核心反應原料的比例發生了變化,根據加入比例不同,對核反應的影響程度也不同。而這些等離子體自身產生的磁場,也是很難控制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與磁鐵的磁場相互抵消,導致磁約束能力反而減弱。”
這是徐佑在經過仔細的研究後,所總結出來的結論。
這次的實驗成果,的確的具有突破性的。
但尚不能很好的應用到現在的託卡馬克裝置中。
“那徐教授,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我的建議是,基於這種新的等離子體,再重新打造一種新可控核聚變裝置。介於可能存在的種種問題,這種新的裝置,未必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EAST仍然可以按照原計劃去發展,不必為此而進行更改。”
“好的,徐教授,我知道了。”
說起來,幾位領導對於EAST能夠快速實現突破, 還是有很強的憧憬的。
只是,徐佑的建議也非常的客觀。
因為設計時的目的不同,現在的裝置,並不會完美的適合新的反應條件。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能夠在可控核聚變上實現突破,是哪個實驗裝置,都並不重要了。
結束了在廬州的任務後,徐佑等人回到了薊京。
有了這一次實驗的初步成功,大家都更傾向於,重新設計一個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
徐佑根據這些天獲得的大量實驗資料,開始了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的設計。
……
薊京的公里級高溫超導電纜,正在緊張的建設當中。
因為專案的特殊性,在修築的電纜周圍,24小時都有人進行把守。
與普通的電纜專案不同,這個專案,決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一旦有一丁點兒的閃失,就有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
這天晚上,幾人出現在了修築的電纜附近。
他們戴著帽子和口罩,眼神也顯得有些飄忽不定。
這時,為首的一人,向其中的另一人示意了一下。
這人也馬上會意,左顧右盼之後,朝著電纜的方向靠近。
“哎!幹什麼的!”
還沒等接近電纜,他就被值守的工作人員所斥責。
“沒什麼,隨便逛逛。”
“大晚上的,在這裡亂晃什麼!沒看見這裡是施工重地,閒人勿近嗎?”
“不好意思,我這就離開。”
碰壁之後,帽子口罩男只好悻悻離去。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