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這人回來,為首的一人連忙問道:
“怎麼樣?容易混進去嗎?”
這人搖頭道:“不行,裡面管的很嚴,我剛靠近,就被攆出來了。”
“看樣子,這裡面確實有一些秘密啊。”
之前在魔都建造的超導電纜,還沒有這麼強的防護程度。
這足以說明,這次的超導電纜專案,是更為機密的一個專案。
這時,其中的一名男子,突然眼神一轉。
“施工現場不行的話……我們就想辦法潛入他們的工廠。這樣公里級的電纜,肯定是需要大量的電纜材料的。”
“說的也是。想辦法找到他們加工電纜材料的工廠,看看有沒有機會派人進去。對了,那個學生,後來還提供了一些其他資訊嗎?”
“暫時還沒有。不過我們已經對那個教授的ip地址進行定位,正在突破他的安全防護系統。”
“那就好。繼續關注那些可能成為潛在下線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出現巨大經濟危機的。”
“好的,我知道了。”
……
經過反覆的總結、思考,以及大腦模擬模擬之後。
徐佑對於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思路。
目前,徐佑有兩個可供選擇的方向。
第一個,就是基於託卡馬克裝置進行改進,透過核反應裝置內部等離子體附加的磁場,來大大增強裝置的磁約束能力。
這個方案的優點,是磁約束能力的上限非常高。
只是,想要很好的將多個磁場,以理想的方式疊加到一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個方案,是捨去裝置中的磁鐵,完全依靠裝置內部等離子體自身產生的磁場,來對反應物進行磁約束。
這個方案的磁約束能力相對要弱一些,但優點是更容易控制磁場。
而且,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減小裝置的體積。
在成本控制上,也會比傳統的方案節省很多。
除了裝置本身之外。
徐佑在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材料選擇、以及超導防護等問題上,都有著一些新的設想。
為了更好的進行方案設計,徐佑決定直接去鄧福的實驗室進行工作。
在鄧福的實驗室中,除了鄧福之外,其他的幾位,也都是核物理的專家。
而且,實驗室內的各項儀器、裝置都非常的齊全,可以更好的進行核聚變的模擬。
林詩雖然在核物理上經驗不多,但因為林詩是這種拓撲超導體的發現者,並且觀察到了這種物質的一些特殊性質。
對於這種物質的性質,林詩要比徐佑更加熟悉。
因此,徐佑也一直把林詩帶到了身邊。
經過探討之後,大家一致決定,先對第二種方案進行設計,即不使用原裝置的磁鐵,完全依靠內部等離子體的磁場進行磁約束。
只有把等離子體自己的磁場弄清楚,才有可能進行之後的磁場疊加。
透過模型的構造、模擬的最佳化、目標函式的選取等工作。
徐佑終於搞清楚了這種等離子體內部磁場的規律,並基於此,設計出了新裝置的方案。
在仔細看過徐佑的新方案,並與徐佑進行充分的交流之後。
鄧福也對這個新方案充滿了期待。
“徐教授,我覺得我們是時候,再召開一場新的會議,一起討論一下了。”
“沒錯。如果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準備建造這種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了。”
除了薊大的核物理實驗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