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那些已經開始暢想著室溫超導體的應用的網友們。
徐佑並沒有想到那麼遠,而是腳踏實地,將精力投入在眼前的專案中。
目前,團隊也僅僅完成了150K超導體的製備而已。
因為材料剛剛製備完成,材料成型的工藝還尚未成熟。
目前為止,這也只是處於試驗階段的一項成果,尚無法進入到應用階段。
材料製備與成型這一塊,徐佑也只是瞭解一些皮毛而已,暫時還幫不上什麼忙。
徐佑也只能先規劃下一階段的超導材料計算,看能不能再發現一些超導臨界溫度更高,更容易製備的材料。
完成了超導材料計算的規劃工作後。
徐佑暫時放下了團隊的工作。
一是因為,在超算沒有完成計算之前,徐佑還無法為團隊做出什麼其他的貢獻。
另一方面,徐佑也不僅僅要參與這個專案的工作。
除此之外,徐佑可還有一個學生的身份呢。
經歷了三個學期的學習之後,徐佑已經拿到了多個科目的學分。
只要再完成畢業答辯,徐佑就可以獲得本科畢業證了。
專案雖然很重要,本科畢業答辯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件事。
當然,對於現在的徐佑來說,這並不算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甚至連畢業設計,徐佑都不需要再做一遍。
只要隨便拿出之前的一個成果,正常完成答辯,徐佑絕對可以拿到優秀畢業論文的榮譽。
“就拿金屬原子簇超導的論文好了。”
徐佑覺得,像本科答辯這樣的級別,就不要拿出高溫超導機理這樣的課題了。
據一些人評價,這是一個足以入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
到時候如果老師也聽不懂,都不知道該提問些什麼問題,那就有些尷尬了。
金屬原子簇超導的課題,雖說也是《Nature》級別的,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理解,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讀懂裡面的部分內容。
確定了課題後,徐佑將之前的那篇論文整理了一下,以滿足本科畢業論文的格式,並做出了對應的PPT。
喬森作為徐佑這篇論文的指導老師,顯得格外的輕鬆。
徐佑雖然名義上只是一個大二的學生。
卻已經在多家頂刊上,釋出了十餘篇論文了。
像論文修改這件事兒,完全不需要喬森去操心。
“徐佑,因為我是你的指導老師,在你答辯的時候,我是不能作為評委老師出現的。不過我相信,這對你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放心吧,喬老師。我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一個本科的畢業答辯,肯定是不用擔心的。”
聊著聊著,兩人也不禁相視一笑。
的確,現在的徐佑,已經經歷過在肅州衛星發射中心時,當著多位航天系統的領導發言,講述著自己的成果。
也在國家超導的專案中,作為首席研究員,領導著多位資深教授。
這樣的徐佑,去參加一個畢業答辯,真的有點降維打擊的感覺了。
徐佑甚至連預答辯都沒有參加,因為確實沒有那個必要了。
到了畢業答辯的那天,徐佑第一個來到了臺上。
不為別的,只為了趕緊完成答辯,好進行接下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