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的能完全搞清楚高溫超導的機理,並且尋找到超導臨界溫度在195K以上的超導體。
其意義自然是非凡的。
而徐佑已經在超導領域發表了兩篇重磅論文,闡明瞭金屬原子簇材料的超導理論,並做到了常壓下100K左右的高溫超導。
徐佑相信,自己還是有申請這個新課題的底氣的。
完成了專案申請的遞交後,徐佑等待著審批的結果。
在這期間,徐洲又給徐佑帶來了好訊息。
關於銀和銅原子簇的製備,也有了新的突破。
這其中,徐佑所構造出的勢能函式,以及編輯的一套演算法,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而徐洲在材料製備上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徐洲將新制備出的材料,寄到了薊大的喬森實驗室。
因為這些課題,是上學期喬森所申請的課題,還不算徐佑獨自進行的課題。
當然,這並不影響徐佑繼續上學期的實驗,畢竟一作的身份,還是徐佑的。
“徐……徐研究員好!”
袁冬見到徐佑之後,直接改變了對徐佑的稱呼。
“師兄,叫我徐佑就好了。我還不是正式的研究員,只是在做研究員的工作而已。”
“可別叫我師兄,還是叫我小袁吧。研究員和研究生的地位可是天差地別的,叫我師兄我真的是愧不敢當。”
按照級別來說,研究員跟教授是屬於一個級別的,只是研究員的精力都在科研工作上,不需要進行教學。
可徐佑也清楚,自己的正式身份也不過是一個本科生而已,叫袁冬師兄還是天經地義的。
袁冬看著徐佑做實驗的樣子,知道徐佑多半又是來測電阻的。
“怎麼,這回又要發現幾個超導體了?”
“不好說,看情況吧。”
這一次,就算徐佑又測出幾個超導體,袁冬也已經不會感到多意外了。
袁冬對於徐佑申請專案的事情,也是有一些耳聞。
相比徐佑申請的這個新專案來說,測出幾個超導體,確實也不算什麼了。
要是真能把高溫超導的機制研究透,別說發什麼《Nature》。
搞不好,都可以把諾貝爾物理學獎直接頒給徐佑了。
當然,既然袁冬都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在物院裡,徐佑申請的這個新專案,也不算什麼秘密了。
對於徐佑的這個課題,大家的看法也是不盡相同。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