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樓。
靠窗的位置,幾個讀書人正在憂國憂民。
“聽到沒有,韃子又來打草谷了。”
一個書生嘆氣道:“兵禍不斷,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內有賊寇虐肆,滅之不絕,外有韃子連年扣關,跑到我大明來劫掠錢糧人口,長此以往國勢危矣。”
另一個書生道:“也不知道邊關那些將領幹什麼吃的,自從袁公之後,我大明的兵將越來趙無能,上萬大軍竟然被幾百個韃子殺的屁滾尿流,朝廷的錢糧白花了。”
啪!
一個書生抖開摺扇,搖了兩下道:“聽說韃子又要出兵了,不過此次領兵的是多羅武英王阿濟格,賊酋皇太極並未親自領兵,也不知道我大明兵將是否能將之擊退。”
一個書生說道:“既非皇太極親自領軍,擊退韃子應當不難吧?”
“不好說!”
第一個說話的書生道:“那阿濟格也非是善於之輩,崇禎五年曾領軍劫掠過大同、宣府一帶,乃韃子有數的悍將,且此次韃子出兵十萬,恐不好擋。”
一個書人一臉悲憤道:“若是袁公尚在,韃子何以如此囂張……”
“噓,周兄慎言!”
幾個書生臉色變了變,連忙勸止。
那書生臉色也變了下,聲音很快就低不可聞。
“滿清出兵了?”
李川捏著茶杯,有種強烈的緊迫感。
身在煙雨江南,很難切身體會到戰爭的臨近和緊迫,可在京城,戰爭的亂世的氛圍卻無處不在,走到哪裡,都能切身感受到百姓對戰爭的厭倦和恐懼。
無休止的兵災,帶來了北方百姓太多的創傷。
即使是京城的百姓,也無不聞戰變色。
只有那些文人士子,才能面不改色的暢論天下大事,評議朝政。
“得儘快回江南了。”
李川有點急,不然等清兵殺到京師,可就走不掉了。
好不容易來一次京城,怎麼也不能空手而歸。
出了明月樓,李川就開始掃貨。
“山參有嗎?”
這是一這很大的藥鋪,光是夥計就有七八個。
“有,客官想要多少?”
夥計連忙迎上來,滿臉堆笑地問。
李川問:“有百年老參嗎?”
夥計道:“有,只是百年老參價格高些。”
“拿來我看看。”
夥計答應一聲,立刻取來一個木盒,裡面是一根指頭粗的山參,只看這個個頭,就知道年份絕對不短,不愧是天子腳下,比江陰和常州府的藥鋪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