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回到館舍沒多久,就有一個小太監領著個老漢過來。
“李……咳,那個!”
小太監乾咳一聲,有點不知道怎麼稱呼李川,乾脆就免了稱呼,道:“這個楊老漢種地是一把好手,陛下命你將那土豆的耕種之法授予楊老漢!”
“見過大人!”
楊老漢老實巴交,連忙行禮。
“老丈少禮!”
李川笑道:“我也是個平頭百姓,沒有官身。”
楊老漢不知道怎麼接話,就乾笑一聲。
李川拉著他坐下,仔細給他講如何種植土豆。
楊老漢種地確實很拿手,經驗相當豐富,只聽了幾句,就盡數瞭然於胸,正所謂一竅通百竅,對於真正的農民來說,種植土豆不是難事,而且土種種植也確實不難。
楊老漢甚至還舉一反三,提出了幾個李川忽略的細節。
送走楊老漢,小太監也跟著走了。
李川卻有些鬱悶,也不知道皇帝是啥意思,既不放自己走,也沒有什麼指令,就這麼住在館舍,實在有點悶的慌,等了一天,實在憋不住了,就帶著家丁出門逛街。
而這個時候,工部尚書劉遵憲也坐蠟了。
“此物果真無法仿製?”
劉遵憲臉色難看地問,像是吃個死孩子。
“大人,真的沒法仿製啊!”
稟報的官員道:“若是懂得原理,下官自信能仿造出來,可那個會跑的東西,下官根本就不知道是根據什麼原理造出來的,就算想要仿製也不知從何入手。”
劉遵憲臉色更難看了:“宮裡說那東西是西洋人制造的,西洋人已將其放大百倍用於輸送物資,若是仿製不出來,本官如何跟陛下交待?”
官員苦著臉,快恨死進獻那東西的商人了。
劉遵憲又道:“京城也有洋人,何不找幾個洋人問問此物如何製作?”
“是,下官這就去問。”
官員苦著臉領命,去找洋人了。
……
和金陵相比,北平少了幾分江南的柔美精緻,卻多了幾分大氣磅礴,天然就有著一種北方的粗獷,只是天災人禍不斷,即使是京城百姓,也大多面有菜色,神情麻木不堪,比之江南百姓多有不如,大街上也不及金陵熱鬧,透著難掩的蕭條。
“少爺,北方的百姓太苦了!”
趙鐵柱這個魯漢子都發起了感慨,以前還覺得江南百姓日子過的苦,可這一趟跟著少爺進京,漲了不少見識,才知道北方的百姓有多苦。
“所以啊,知足嘗樂吧!”
李川管不了太多,只能獨善其身。
至於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一句屁話。
在其位謀其政,你讓一個平頭百姓操心天下興亡,那不是扯蛋麼!
除了李川這種異數,又有誰能看到歷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