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娣對這個代課教師工作最為滿意的地方,是學校有一個比較像樣的音樂教室,各種樂器比較齊全,鋼琴和電子琴是悅娣最需要的。至於工資收入真是很微薄,還不如自己四年前在南城城裡刷碗,更不要說買菜或者唱歌了,自己在大地歌舞廳唱歌,目前一個月最低收入都可以達到兩千五百元,幹一個月,相當於在這個學校幹七個月。當然當老師自然不能和當歌手在收入上相提並論,高中時的班主任劉莉莉老師工資也就那麼一點點,要不然劉老師何至於給自己穿小鞋,肯定接受了高貴山的好處,現在想想劉老師也真是可憐,就為了那麼一點點好處,就出賣自己的教師人格,一定是不得已,聽說後來和校長一起都受了處分。可是當老師也有好處的,最起碼的,還是比較受人尊重的,學校的各種設施都是相當不錯的,對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的人來說,是別的行業不能比的,所以對於有點專業發展需求的人來說,無論是將來做什麼,先當一當老師都是有好處的,比如作家、歌唱家、生意人、公僕、都可以把教師當作自己的第一次就業,因為學校完全可以是自己的第一塊試驗田,既然是實驗田,當然要用心去搞好實驗,不然就失去了實驗的意義。
李悅娣決心用好學校這塊試驗田,她需要一絲不苟的學習書本上的每一點細微的知識,編織好自己的教學知識架構,使自己的知識面裡沒有任何疏漏。每天下課後,悅娣就直奔琴房,練習到痴迷的程度,學校的琴房沒有隔音牆,自從悅娣來到學校,校園就一天到晚的琴聲悠揚,有時甚至到晚上的一點多,太晚了,悅娣就趴在鋼琴上睡上一覺,天不亮,音樂聲又響了起來,還時不時的傳出“噫、噫、噫、啊、啊、啊……”的聲響。住在學校的教師有的意見很大,紛紛向校長反應,可這是音樂教師的專業訓練,校長也不好過多的指責,只能適當的提醒。
一天,校長張鑫舟老師把悅娣叫到自己的辦公室。
李悅娣熱情的招呼到:“老師好,校長好”
校長張鑫舟也招呼悅娣:“請坐,李老師,李悅娣同學”
悅娣說:“我還是站著比較好吧”
張校長說:“請坐,現在你是老師了,我們已經是同事,你不再是中學生了,最近工作上感覺怎樣?有沒有什麼困難”。
悅娣說到:“沒有,挺好”。
校長:“沒有覺得錢太少了嗎?”
悅娣:“錢少是肯定的,不過沒關係,一個人吃飯還是勉強夠,至於孝敬父母,那就不可能了”。
校長:“我的工資也只有六百多一點,也不高,工資這麼少,你怎麼還願意在這幹呢”。
悅娣:“張老師,學校這個工資水平還不如我在南城刷盤子,你的工資還不到我父親劁豬掙的一半。我在南城的歌舞廳一個月的收入比這裡半年都要多。但是學校也有學校的好處,那就是學校有比較好的專業練習條件,練出真本事了,不就可以到外面掙更多的錢了嗎?”
校長:“你個小東西,真是個財迷!照你這邏輯,我幹教師二十多年了,就沒練出真本事,或者說我早就該跳槽了,李悅娣呀,拿學生練手,當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練手的認識層面上,還是低了一些,你想,如果每個老師都是有點本事就跳槽了,那剩下的老師不就是都是低素質了嗎,學校的教學質量從何談起呀,推而廣之。如果國家每個學校都如此,社會不就倒退了嗎”。
悅娣:“老師說的對,我太嫩了,想法簡單,沒腦子,要是學校能給老師們每年都漲點工資就好了”。
校長:“學校也在想辦法,搞一點校辦試驗田,校辦小工廠等來增加一些教師們的收入,我看你自從到了我們學校以後,每天都在刻苦的訓練,效果怎樣”。
悅娣:“還是可以的,我的訓練計劃是以前指導老師黃露給我的,我就是每天照此執行就可以了,但是要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還有距離,需要更加努力的訓練”。
校長:“小東西呀,你不要操之過急,你知道嗎,老師們都到我這裡來告你狀了,晚上彈琴時間太晚,早晨練聲又搞得太早,尤其是早晨,很多老師還在睡覺,你就噫噫噫,哦哦哦,啊啊啊,搞得老師們都很煩,不過老師們對你唱歌還是特別欣賞的,特別是那個《山歌好比春江水》,老師們都認為你比磁帶裡的原唱要好很多,特別是你唱歌的音色,真是好聽,真是天籟之音”。
悅娣:“是這樣,我一定注意,早晨練聲時候,我到後山上去,彈琴的話,我晚上用電鋼琴,把聲音關小就可以了”
校長:“沒完,小東西,學校好幾位老師想請你給他們的孩子課後輔導音樂課,教他們彈琴唱歌,他們願意給你交學費”。
悅娣:“這個沒問題,學費就算了,都是同事,要哪門子錢呢,少給我提點意見就可以了”。
校長:“那我就答應老師了,你要好好教,給大家好印象,說不定就可以儘快轉為正式教師”。
悅娣:“老師放心,我一定盡心盡力”。
學校的音樂教室裡有一架卡西歐電子琴,兩架鋼琴,兩架電鋼琴,悅娣答應給老師們的孩子輔導音樂課的第一天有四個老師家的孩子來學習,第二天輔導課的時候來了12個老師家的孩子,年齡大小不等,有的孩子還不到6歲,上課還尿褲襠。這些都沒關係,悅娣都可以帶,沒有琴可以輪轉著用,第三天,竟然來了四十七個老師的孩子,第四天居然來了84個孩子,這下這個輔導班就徹底沒辦法帶了。老師們送孩子來輔導,就站在走廊裡等孩子上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摸一下琴,可是琴就那麼五架,為了讓孩子們有琴用,家長們就在走廊裡攀比爭吵,搞得這個輔導班簡直就辦不下去,有些聰明的家長,乾脆不湊這個熱鬧,專等輔導班結束後,給悅娣帶上吃的,把孩子送來,要悅娣加班輔導,悅娣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她誰也不敢得罪,誰都得罪不起,實在是沒辦法,她只好向校長,自己以前的班主任張鑫舟求助。
張鑫舟把送孩子的家長召集開會,悅娣也參加了會議。校長先讓悅娣談談輔導班的困難,悅娣說到:“學校的琴只有四架可供學生使用,照理說最多可以輔導8個孩子,現在的情況是,來了84個孩子,實在是沒有辦法教,就算是自己加開一次輔導課,最多也就可以帶16個孩子,我也沒有精力每天輔導三批學生,最多隻能是兩批,16個孩子,大家看看怎麼辦吧”。
一個老師站起來說到:“沒有琴,好辦,我們孩子可以自己帶電子琴嘛,小李老師,你定一個標準,要什麼樣的琴都可以”。
一個老師馬上反對:“這樣搞不行,你家買的起琴,可以去學習,我家買不起,我的孩子就該不學習嗎?光考慮自己,不想想別人”。
“這個琴就像是農民種地用的鋤頭,你要是個農民的話,你總不能老用別人家的鋤頭吧”。
“你那個廢話說了一大堆,我現在不是農民呀,你問一下,小李老師家有沒有琴嘛,肯定也沒有啥,要不然一天到晚的在學校彈!他不會回家去彈!我現在就沒有錢,我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待乳孩童,糟糠又不中用,我總不能讓娃兒也不中用吧,況且,我家小孩子有音樂天賦,你讓他駢死於槽櫪之間”?
悅娣想,說這話的可能是個語文老師,前面的幾位可能是理科老師,老師們在一起爭論真是有意思。後面的討論可能這輩子她都還沒聽過。
校長:“這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那咱們這個輔導班搞不成了”
一個老師說到:“校長,怎麼能這樣想呢?,我們學校老師自己的娃娃,現在有這麼好的老師,你怎麼能讓我們的孩子錯過機會呀,琴的問題還是好解決啥,買的起的賣,買不起的可以租呀,不會連租金都不願意給?”
“租琴!到哪去租呢?”
“學校啥!學校買一批琴回來不就完了嗎?”
校長:“唉,等、等、等、等、等……,我說學校買,學校拿啥子去買,學校哪有錢嘛”。
“學校沒得錢,沒得錢你個龜兒還當個啥子校長呢,沒得錢,去想辦法撒,去騙啥,沒得錢,沒得錢,你們幾爺子吃的肥頭大耳的”。
校長:“老子到哪裡去騙呀,哪個龜兒子想去吃那個飯,不吃不行呀,不吃,學校啥都別想搞,大家職稱要不要,學校建設搞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