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虎痴> 第二百零七章 我欲大行醫道,不知君心歸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七章 我欲大行醫道,不知君心歸否 (1 / 2)

許褚跟著足足看了近半天,這名醫士才吩咐門徒收拾東西,看樣子,已是疲累不堪,想回去歇息了。

“足下妙手回春,施治之法神乎其神,我等實是聞所未聞......,冒昧請教足下高姓大名。”

說話的人叫秦暢,為費良徵來的醫者之首,現為軍中醫官。

那醫士接過門徒遞來的手巾擦過汗後,淡淡回道:“鄙名不足道,樊阿。”

那秦暢與其他人聞言先是大為驚訝,然後馬上換了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皆嘆道:“怪不得醫術如此高明,原來是華元化的弟子。”

華佗,字元化。

古往今來,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標杆,而在漢末,醫者的標杆便是張機與華佗。既是同行,秦暢等人自是對華佗的名字如雷貫耳,同時,也對華佗門下的弟子有所耳聞。

華佗收了多少弟子,眾人並不十分清楚,可有醫名揚於世的,一共有三個人。這三人分別是:徐州廣陵人吳普,豫州沛人李當之,還有一個就是徐州彭城國人樊阿了。

許褚在一旁聽著樊阿與秦暢等人客套寒暄,交流醫術,心中思忖道:我不知道華佗字什麼,但聽眾人的口氣以及這個叫樊阿的高明手段,應該就是神醫華佗了。不想華佗的弟子,竟然也有這麼高深的醫術,而且看上去貌似才三十歲左右,年輕有為啊。

此時,終於有人發現了許褚的存在。

許褚常在兵營走動,全軍上下幾乎都識得他的樣貌,故而一經被發現,秦暢等人當即便要下拜。樊阿與他的四個門徒見狀,愣了一愣,也要跟著行拜禮。

許褚哪裡肯受他們的拜。

醫者在當世的地位不高,不僅是秦暢這樣不怎麼出名的,便是華佗、張機這樣身懷絕世醫術的人,亦是沒少受權貴的冷眼。因是之故,只要許褚不傻,就知這個時候該給樊阿留下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才是。

許褚踏步向前,一一攔住要行拜禮的眾人,誠懇地說道:“諸君都是懸壺濟世之人,我受不起諸君之拜。”

在眾人一臉錯愕的目光下,許褚又走到樊阿及其門徒面前,朝他們深深一拜,說道:“不想今日能在此得見樊君,實乃在下之幸。”

樊阿連忙還禮:“不敢當,敢問閣下是?”

許褚笑道:“鄙名不足道,許褚。”

“啊?”

看著樊阿幾乎是震驚的神色,許褚趁熱打鐵地邀請他到帳中敘話,說道:“尊師華佗的名諱,在下早就聽說了,過往在沛國的時候,就想去拜訪尊師,只可惜尊師雲遊天下,懸壺諸郡,終是無緣得見。今日既然見了樊君,當請去帳中稍坐,略盡一盡地主之誼。”

沛國?

樊阿聽了,目中閃過思索之色,半晌後,他終於聽明白的許褚的話,於是笑著點點頭。他雖是醫士,與天下大事不怎麼關心,可也知道近年豫州出了個年輕的新貴,正是許褚。許褚當年在沛國抵擋葛陂賊,隨後事敗去到潁川,他也聽說過。而跟他提過這件事的人,正是他的老師華佗。

華佗乃是沛國譙縣人。

譙縣作為豫州的州郡,面積自比一般的縣大,人口也比一般的縣多得多,華佗、許褚、曹操等人均是譙縣人,可三人過往沒有交集,卻是因為身份懸殊的緣故。曹操雖說是閹豎之後,可從他與袁紹有‘總角之好’來看,他的祖父曹騰,父親曹嵩,當時在朝中的勢力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曹操的家族在譙縣可以稱的上冠蓋豪族。許褚的家族在譙縣,只能算是豪強之族,和諸曹夏侯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華佗就更不必說了,少時外出遊學,卻不像周昕這樣的能拜得名師,估計也就是和徐庶差不多,是個寒門子弟,在仕途上沒有出路,但與徐庶不同的是,徐庶出仕不成選擇了結交輕俠輩,華佗則是選擇了鑽研醫道。

或許有了老師華佗跟許褚乃是同鄉的緣故,樊阿笑著接受了許褚的邀請。當然了,許褚的開襟下士也讓樊阿對他的好感大增。

見樊阿應承下來,許褚大喜之下,姿態更是做足,親自從樊阿手中接過了醫箱,前頭引路,以手做請,“樊君請。”頓了頓,又朝身邊同樣目瞪口呆的費良道:“費校尉,秦暢等醫士救治傷員,勞苦功高,你速傳令下去,以陣前斬敵的功績獎勵他們。”

“啊?哦,哦,屬下這就去辦。”費良回過神來,豔羨地看了秦暢等人一眼,屁顛屁顛去了。

秦暢等何時受過這樣的待遇——以前替富貴人家救病治醫時,確有收受過他人的重禮或感謝,但像今日這般被記為功勞,與陣前奮勇殺敵的將士一樣被表績卻是從未有過。於是在誠惶誠恐中,他們朝許褚行禮謝過。

這些都被樊阿看在了眼裡。說實話,許褚演戲的成分很大,樊阿行醫多年,跟‘三教九流’都打過交道,如何看不出來?只是許褚眼中那些對從醫者的尊重,他卻看不出絲毫偽裝的痕跡,心中不禁對許褚產生了異樣的感覺。

來到軍帳之中,許褚請樊阿跟他的門徒的入席,眾人分賓主落座。

郭嘉、辛毗等人聽說許褚帶回來一個神醫,俱都返回帳中,也正好是有事要與許褚商議。

許褚便先向樊阿引見郭嘉等人。

禮畢,郭嘉八面玲瓏,自看得出許褚對樊阿的拉攏之意,當即便笑道:“樊君辛苦了,在下馬上命人送來熱湯飯菜,給諸位解寒飽腹。”

許褚自嘲一笑,“我卻是給忘了。不知樊君如何到了潁川來,此地正值戰亂,樊君如有個萬一,可是天下人的損失。”

饒是樊阿老於世故,也被許褚那句‘天下人的損失’說的面紅耳赤,連道不敢,隨後又道:“家師教誨我等懸壺濟世,怎能因險不去?到潁川來之前,我等是在鉅鹿行醫,那邊疫病有所緩和後,又聽說中原戰亂四起,便又趕來中原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