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畢竟州府所在,如論船隻精良,諸郡都不能與之相比。這是硬實力的問題,智如郭嘉、戲忠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長期的辦法倒是早就開始實行,就是擴張廬江境內的造船業,可惜造船不是造房子,需要更專業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時間測試船隻的效能。
也正是看上了九江郡的船,許褚才會舍丹陽先取九江。
陸駿現在驅船屯駐於濡須口,這對剛剛佔領的合肥來說會是個不小的隱患,如要繼續進兵,就不得不在逍遙津安排兵力駐守。
指著輿圖上逍遙津的位置,郭嘉思量道:“主公,逍遙津南岸地形開闊,容易讓敵軍登陸列陣,至少有一千人以上的部隊,才可使防衛周全。不如就讓宮肅、子範部留守逍遙津,鞏固防禦。”
宮肅、子範部在攻城的時候損失很大,戰後清點,只餘了五百多人,需要一段時間休整、就地補員。對於這個安排,許褚沒有異議,乾脆就直接提出了讓宮肅為合肥縣令,子範為合肥縣尉,史路為合肥縣丞的提議。
見郭嘉、戲忠等人並不反對此事,許褚遂召幾人來見,說了這三個任命。
宮肅等又驚又喜,說白了,他是在幽州犯法避罪來到豫州結識許褚的,跟子範一樣,兩人之前還都是沒怎麼見過世面的‘鄉巴佬’,除了在軍伍上可以自恃勇力或有信心外,督一縣軍政的事,從孃胎裡出來就沒想過。
史路則是因了自知之明的緣故,他和牽招拜在一個老師門下求學,牽招允文允武,才具頗佳,他卻顯得庸庸碌碌,兩相對比,難免自慚形穢。
許褚看這三人神色,心道:玉不琢不成器,士族子弟儘管在政事上駕輕就熟,可我如不給這些出身寒微的人鍛鍊的機會,日後勢必會越來越依靠士族,屆時尾大不掉,受制於人,徒呼奈何?
他的這個‘培植寒門勢力’的心思,宮肅等人又如何知道,故而為讓宮肅等人格外重視這個機會,許褚說道:“爾等皆從我日久,遂今日將此大任交託,如若事情辦好了,大功一件,否則休怪我不顧情面,亦休怪軍法無情!”
宮肅等凜然受命。
安排完這件事,目送宮肅三人離開,許褚猶不放心,對戲忠道:“志才,他們三人裡兩個是輕俠輩,一個是出仕不到一年計程車子,乍領一縣軍政,怕是連頭緒都摸不到……需辛苦你幾天,幫他們理理頭緒。”
戲忠笑道:“請主公放心。”
……
……
得了合肥後,許褚接下來的行軍路線有二,一是北上配合陽泉方向的徐庶部,二是東進直達州府歷陽。九江郡北共九縣,重鎮有二,分別是郡治所在陰陵縣,以及歷史上袁術同志稱帝的壽春縣。因許褚與徐庶兩部主力中間隔著敵人的轄區,是以軍報的傳送沒有那麼及時,在明確徐庶方面的進展之前,為穩重起見,許褚下令三軍在合肥就地整頓。
而就在次日,從舒縣送來了蔡邕的書信。
一艘商船,正行駛在去往豫章郡的路上。
蔡邕迎著冷冽的江風,站在船頭欣賞著江岸的雪景,不多久,一個俊朗無比的年輕人,悄悄將一件鶴氅披在其身上。
蔡邕顧視而笑,道:“周郎可曾去過豫章?”
年輕人正是周瑜,他回道:“不曾去過,所以這次才自告奮勇,扈從蔡公南下。”
“年輕人多走走看看是好的。”蔡邕看著兩岸景觀,觸景生情,感慨道:“記得大約七、八年前,我曾孤身乘船去南昌拜訪周豫章,那時候正好也剛下完場大雪……”
“蔡公說的可是故豫章太守周術?”
蔡邕頷首,“故地重遊,物是人非……不過今之豫章陸公季寧,也是老朽的故交,論年齒,還長於老朽,卻不知他平時吃的些什麼,身子骨忒的硬朗。”
涉及名高於州的陸康,周瑜不敢接話,只是豎著耳朵聽著。
蔡邕繼續道:“陸公為政,向來剛柔並濟,頗有手段,今許侯將目光著眼於州府、丹陽,卻忘了陸家門生故吏遍佈江東,繁不勝數,卻要我這把老骨頭,替他奔走聯絡。”
不想蔡邕數落起許褚來,周瑜更不敢接話,心中卻道:吳縣陸氏有陸公為豫章太守,又有陸駿為九江都尉,確不可小覷。凡吳、會稽名族,當以周丹陽之周氏與陸氏目下最為顯赫。不過待府君節節獲勝後,我廬江周氏,至少也會出一個在揚州為郡守的人物。
蔡邕此行去豫章,自是去拜會陸康。
舟船迅捷時,或可一日千里,信至合肥,蔡邕、周瑜已經看得見豫章門戶柴桑縣的城郭了。
有廬江郡府的公文在手,一路暢通無阻,中途不作停歇的,翌日清晨,船隻抵達南昌。
陸康聞訊,派長子陸儁至渡口相迎。
乘車趕往南昌郡府,陸康早在府門等候,引蔡邕、周瑜步入正堂。
兩個老牌名士重逢,略掉了那些客套,陸康拿出許褚出兵時纂寫的檄文,對蔡邕道:“此文駢四儷六,必是伯喈的大作吧。”
蔡邕置之一笑,朝陸康恭喜道:“聽聞季寧兄得一幼子,可喜可賀。”
陸康撫須而笑,兩年前他以六十三歲高齡得一幼子,取名陸績,甚引以為傲。而蔡邕終其一生,唯有兩女,一女嫁給羊衜,一女仍未出嫁,周瑜聽到這裡,總算明白蔡邕為何會說出‘陸康身子骨忒的硬朗’這樣的話了。
老來得子的陸康,盯了蔡邕數眼,忽道:“伯喈此番前來造訪,不會就是為了向我道喜吧?”
“季寧兄既然已經收到廬江的檄文,何必明知故問?此番我前來貴府,正是要和季寧兄談談此事。”
陸康淡然道:“此州府與廬江之間的事,老夫遠在豫章,無心干預。”
蔡邕追問:“貴家族子弟陸駿,時任九江都尉,駐守合肥,正旦夜,許廬江發兵襲之,以兄之高見,今日合肥是否還會在陸都尉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