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的心撲騰撲騰跳著。
蔡邕來到,他早有心理準備,而荀彧在此刻來到,實出乎他意料之外!
荀彧本在和戲忠、辛毗等人談笑嫣然,見許褚進帳,他就馬上起身了。此時荀彧站在帳中央,朝許褚深深一拜,道:“漢臣荀彧,拜見虎牙將軍、昭武侯,願與君侯一同匡扶漢室,肅清海內!”
諸人皆起立。
許褚歡喜地將荀彧扶起,還之一拜。之餘,他自也留意到了荀彧的措辭:‘漢臣’,‘匡扶漢室’,荀文若雖願與許褚共謀大事,可終究還是留了些餘地。
忠漢不忠許。
想來在袁紹身邊經歷了那麼些事情後,荀彧對待天下諸侯的方式,亦有了改變。
不難理解,當初荀彧千里趕赴渤海郡追隨四世三公的海內之望袁本初,換來的卻是過程中袁紹的表面擁漢、暗地謀私,以及最終難抒其志的結果。可想而知,荀彧當時對袁紹有多失望,對分崩離析的天下有多無奈。
好在返回潁川郡後,許褚、曹操、孫堅替關東諸侯保留了最後一絲顏面,使得如今的局勢還有足夠的轉圜餘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也。
不得不提的是,荀彧本還在許褚與曹操之間猶疑不定,對他來說,兩人各有所長。就曹操而言,其出身顯貴,海內知名,且為潁川太守,目前手底下還未有一個能替其決斷的高明謀士;許褚這邊,最大的優勢便是與自己的關係比曹操更親近,而且荀彧自忖對許褚比較瞭解,許褚雖說出身寒微,可一直以來的行事都是忠於漢室的。況還有郭嘉、戲忠兩個故交在,荀彧融入許褚陣營的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其才智,也定是能得到施展的。
真正讓荀彧下定決心來到許褚身邊的,是昨夜其兄荀諶的到來。
荀諶從袁紹處出走返鄉,所為之事正是要去投奔曹操。
一方面,荀彧考慮到為家族存亡計,他跟荀諶最好是各為其主;另一方面,曹操與許褚締交盟好,他跟荀諶分處曹、許陣營,或能更快地實現匡漢的志向。
拋開第二點不說,有‘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想法計程車族並非是只是荀氏,比如陽翟辛氏,兄長辛評在袁紹身邊,弟弟辛毗在許褚身邊;又比如郭氏,郭俊如今乃曹操門下吏,郭圖卻是袁紹智囊;再比如會稽周昕、周昂、周喁三兄弟,有自成一方勢力的,有在他人屋簷下的。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且不論荀彧心中如何想,許褚此時是極為高興的,他高聲對眾人道:“今有荀君助我,如虎添翼也!”
眾人皆向許褚道賀。
荀彧掃視帳中。
許褚麾下眾文武,有的乃荀彧故交好友,有的荀彧認得,但更多的,則是他不怎麼熟悉的人。
討董之後,世人均對董卓、呂布麾下的兇人猛將耳熟能詳,而聯軍方面,亦有許多人因此聲名鵲起。其中最得益的,自當是許褚、曹操、孫堅三人麾下的將領們。
曹操、孫堅處的將領,一些表現出彩的如韓當、程普、祖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等,荀彧俱已聞其名。而許褚這邊的,最讓荀彧在意的是典韋、甘寧、樂進、李整、關羽、張飛等將。
這些人個個被傳頌為驍勇善戰之人,今日荀彧步入帳中之時,就有種‘百聞不如一見’的感覺,現下細細觀察,更是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