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虎痴> 第二十章 荀文若微服出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荀文若微服出巡 (1 / 2)

荀彧的行縣是從襄安縣開始的,他跟劉備兩人騎著馬到襄安的時候,途經縣西某裡,見里門上寫著‘大王裡’三字,荀彧勒馬,對劉備道:“劉君,我們且去裡監門那裡討碗水喝。”

劉備點頭,下了馬,很自覺地將荀彧的馬一併牽來。

漢時的裡,是最低一級的行政單位,設一里監門,多以本里年長者擔任,亭長是斗食吏,裡監門算是亭部的下級,月俸只有幾斛。大王裡跟許褚在潁川去過的裡一樣,也是外有牆垣,牆外種著桑樹等植物,里門邊有一屋舍,稱‘塾’,裡監門就在塾內,看顧本里的里門。

劉備把馬栓在道邊樹上,與荀彧一道走向里門,一個老者從塾中出來,渾濁的雙眼打量了荀彧、劉備幾眼,警惕道:“兩位有何事?”

“我們從舒縣過來,要去丹陽郡探訪親友,路過貴裡,想問老丈討碗水解渴。”荀彧向裡監門作揖,和和氣氣地說道。

裡監門猶豫片刻,眼睛瞄到荀彧跟劉備的腰間,又看到道邊拴著的兩匹馬。

荀彧是微服出巡,並不想讓諸縣官吏知道他的動向,所以是跟劉備兩人輕裝簡行,然世道混亂,且此次行縣會有遇到危險的可能,故而荀彧腰間別著一把劍,劉備的腰間,則是插著雙股劍。

裡監門老於世故,看得出荀彧和劉備不似常人,又兼騎著良馬,佩著利劍,都是價值不菲的物事,猜不透他們的身份,因此猶豫。

裡監門婉拒道:“你們過來的路上沒看到有條溪麼,溪裡不都是水?不可以喝?”

換做其他人,可能頓時就要發作了。

荀彧和劉備就不會,荀彧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劉備虛懷若谷愛民如子,兩個人不但不生氣,反而是劉備朝裡監門行禮道:“好叫老丈知曉,遠行在外,我們不敢喝那溪裡的生水,萬一染了病,病倒在他鄉,可就糟糕。”

裡監門一想也是,近來聽人說好幾個縣出現大面積風疾的情況,這兩個行客從舒縣來,肯定是知道的,於是就點點頭,說道:“我去給你們取水,你們站在這別動,等下喝完水就請自便吧!”

劉備回道:“多謝,勞駕老丈了。”他不熟悉荀彧,以為荀彧家世清貴,會對裡監門的舉動感到不悅,故對荀彧道:“荀掾,時值九月,農人又要下田勞作,又要參與備寇,裡中大概沒什麼人,你我騎馬佩劍,又是生面孔,這個老丈謹慎點也沒什麼不對。”

荀彧失笑道:“那是自然。”頓了頓,熟視劉備,接著說道:“劉君對百姓如此親善,真是難能可貴。”

得荀彧一褒獎,劉備心下開心非常,臉上謙虛道:“荀君謬讚。”

正說著,裡監門取水出來,碗口還冒著熱氣,小心翼翼地遞給荀彧、劉備,他仍舊提醒道:“喝完趕緊走吧,此地離丹陽郡挺遠的。”

趁著喝水的功夫,荀彧不著痕跡地朝劉備使了使眼色——他雖也愛民,可因出身名族、自幼讀書的關係,沒有太多和鄉里小民交流的經驗,更何況這時候是要從一個充滿戒備的老人家嘴巴里套些有用的東西出來。劉備就不一樣,荀彧瞭解過,劉備的家境並不好,早年廝混市井,織蓆賣履,定比他有經驗的多。

劉備瞭然,當即與裡監門攀談起來,“我這一路走來,就數你們大王裡的麥子長的最好......”他口才不錯,走南闖北見識廣博,此時又是‘曲意逢迎’,東拉西扯一陣,直說的裡監門不住點頭,不覺間戒備之心驟減。

談了良久,劉備終於把話題帶回來,“府君神明,體貼民情,諸縣的大小官吏順應郡守之情,孜孜不倦,這才有了貴裡的好年景啊。”

裡監門一聽此話,眉頭微皺,嘆道:“你這行客,蛾賊大亂以來,哪還有年景的好、壞之說?”

“此話怎講?府君甚是愛民......”

“府君或許愛民,跟縣裡的官吏有甚關係!”

裡監門按捺不住,嘿嘿譏笑兩聲,別過頭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