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典韋領路進了郡府,於大堂外,劉備與諸兄弟脫鞋去劍,步入堂中。
只見裡頭僅坐著荀彧、郭嘉等五六個許褚最信用的謀士,劉備整理衣冠,朝眾人一一見禮。
“玄德、雲長、翼德、憲和,君等請入座。”
劉備看了眼主位上比自己年輕很多的許褚,心中低嘆,帶著眾兄弟入座。
許褚也在打量著席間這條‘潛龍’,其餘諸人的獎賞、任用都還好辦,唯獨劉備,許褚一是沒想到他真就這麼決定在自己手下幹下去,二是真不知道該怎麼用他。因故,許褚試著問道:“玄德,自君投軍後,君兄弟幾人分別斬將立功,堪稱當世豪傑,如今討董已畢,卻不知君等何去何從?”
劉備起身回道:“君侯不以備卑鄙,資以對敵,備感念至今。故而,今雖討董已畢,備與諸兄弟願隨君侯繼續征戰。”
荀彧是頭一回見劉備,他看了眼左手邊的戲忠,想道:志才跟我說過,這個劉備在梁縣得到仲康的許可募兵,短短十餘日,不僅聚集了四五百人,且還讓這些人願意為他驅使,不是凡人。今見其貌,長臂如猿,闊面大耳,果然不凡。只不知......仲康緣何似對其有著幾分忌憚?
許褚歷來的行事風格,荀彧是很瞭解的。他麾下這麼多敢戰之將,哪一個又是地底下鑽出來的?劉備氣度不凡,虛懷若谷,有古君子之風;關羽、張飛亦是熊虎之輩,簡雍可稱之為智士......如此人才,沒道理不用啊。
卻是劉備說完後,許褚半晌無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許褚這是在猶豫。
荀彧忽道:“府君,彧有一言。”
“嗯?文若請講。”
“今我為南部督郵,麾下卻無人手,不如.......”荀彧轉視劉備,笑道:“不如請劉君屈尊,來為我掾部一書佐,隨我一同行縣可好?”
話音落地,眾人皆訝然。
許褚等不知荀彧為何如此,劉備則是既驚訝,又失望。關羽更是騰地一下站起,面頰漲得通紅,在他看來,他大哥劉備乃人傑,豈能為一掾部小吏?
劉備瞪了關羽一眼,面不改色道:“荀君天下知名,備能為荀君牽馬墜蹬,榮幸之至。”說完,朝許褚拜道:“請君侯下令,備願為荀君驅使。”
這時郭嘉出列,也對許褚說道:“主公,不妨就成人之美。今郡中諸事待發,文若、佐治必須立即巡視各縣,確實得配備得力人手。劉君涿郡豪傑,正好輔助文若。”
......,劉備走後,許褚猶自不解,因問荀彧:“文若,你這是為何?”
荀彧道:“仲康,劉備非比尋常,緣何不重用之?今我巡縣,必將雷厲風行,驅除枉法官吏,使吏治為之一清,讓劉備隨我同去,一則可由我觀察其能力,二則得以讓其熟悉本郡風氣,仲康,此前聞你‘千金買馬骨’,用李平為軍官,以此吸引豪傑投靠,現在不用劉備,豈不是讓天下豪傑失望?”
許褚倒也不是不願用劉備,只是對劉備的潛龍之資過於忌憚,故而想著怎麼用合適罷了。不過荀彧無意間給他提供了一個思路:讓劉備、簡雍從政,替他牧民;讓關羽、張飛從軍,為他爪牙。如此一來,或可有機會延攬關羽、張飛,至少在張飛身上,許褚目前是看得到一丁點希望的。
劉備的事暫且定下,許褚又想起姚昇來。
之前姚昇無意擔任督郵一職,可見其志,當下不免再問荀彧,姚昇怎麼辦?
荀彧略加考慮,便道:“姚叔義為官日久,為壯其心,不可以常職待之。依我之見,可表其為郡丞。”
郡丞不同郡府掾吏,乃朝廷命卿,按理需上表奏請,可時至今日,這份表章也就是走個形式而已,兗州牧劉岱都擅命部將王肱為東郡太守了,區區一郡丞,自是更無需得到朝廷許可。
兩人說著,緩步離開堂中,去到郡府後院。
初秋涼風颯爽,眾人漫步園中,郭嘉、戲忠看著許褚與荀彧其樂融融,俱都會心一笑。
滿園蕭瑟中,許褚看到的非是其中蘊含的詩意,他發愁道:“文若,冬天即將到來,本郡盜賊為禍,尤勝潁川。歷來所謂備寇,無非是下令各亭部組織部民,編練青壯,可現今又是秋收,又是四戰之時,一者郡中能組織起的青壯想來所剩無幾,二者備寇需要的糧食如是郡朝出的話,不利於長久計,你可有妙計教我?”
荀彧不假思索道:“今之備寇,與往常不同。過往朝廷威望猶在,盜賊滋擾地方,說白了,很難對官府造成足夠的衝擊,時至今日,天下紛爭不斷,各方強賊的野心不同往日,冬日一到,他們必然蠢蠢欲動。我從奉孝、志才處得知,本郡盜賊與各縣的豪強多有瓜葛,如此,更不可怠慢。今我與辛君行縣,其一固是為了整飭吏治,其二,也是為了督促各縣的備寇事宜。
“不僅如此,我還想借著這次行縣,將大別山一帶的江夏蠻、諸群盜一舉剪除,不說一勞永逸,數年之內,必讓其無有復發之憂!”
聞聽此話,許褚這才知道,荀彧請任督郵,為的不僅是整飭吏治,更為了將豪強與盜賊勾結不清的廬江歷史遺留問題進行整治。
許褚不由讚道:“文若,何伯求贊你‘王佐之才’,果有識人之明。”
荀彧謙虛道:“伯求謬讚......仲康,先前我說要借你之威,如今卻還想再問你借一樣東西,用來對付大別山的蠻盜。”
大別山盜匪的大規模作亂,在許褚到任後已經發生過一次,不過那一次是丹陽太守周昕暗中策劃的,被樂進、李整兩人在龍舒平定。過了這些日子,以目下的年景看,盜匪必然又是死灰復燃了,荀彧說有辦法讓他們數年之內無力作亂,許褚頗感好奇。於是道:“文若但且說來,只要我有,絕不吝惜!”
荀彧目光灼灼,道:“虎符。”
許褚發跡以來,從未用過虎符。虎符文化起於春秋戰國,盛行於秦漢。雖未正式用過,許褚的郡府之中,卻也存著一枚虎符。虎符本是分為兩半,一半存於朝廷,一半存於地方,一地一符。廬江太守陸康到任的時候,時值江夏蠻大亂,故而朝廷將廬江郡的另一半虎符授予陸康,給予他呼叫廬江郡兵的權力。許褚到任後,朝廷已是一片大亂,虎符就這麼被留在郡府,被他給接收。
許褚用不到虎符,是因為之前沒有需要用到虎符的情況發生,如今荀彧問他要,自然是荀彧認為這時候正是該用虎符的時候。
荀彧想要在行縣的時候,有呼叫許褚軍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