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走過了大半個汝南郡,行至新蔡,陳義復又來報。
“主公,前面有人自稱是你故交,要與你相見。”
“噢?”
許褚便再換馬驅馳前去,卻見道邊站著一人,一手握著馬韁,一手摸著下巴上的短鬚。
他驚喜道:“華君!怎麼會是你?!”
三十來歲的面相,一身文士打扮,氣度不凡,正是華歆。
由不得許褚不驚訝,那日與華歆在高陽裡相見後,他在回陽翟的路上又遇到他,當時知道他是要去魯陽,在袁術帳下做事。
時至今日,這才多久的功夫?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華歆卻又出現在他返郡的途中,不用想,定是在袁術那呆不下去了。
華歆沒有回答許褚的問題,而是回道:“那日君侯贈我金餅,歆拒絕了,現如今窮困潦倒,不知能否在君侯身邊討口飯吃?”
華子魚說的有趣,許褚不由哈哈大笑,朝華歆深深一拜,道:“袁公路妄為名門之後,不識卿的大才,在潁川時曾聞聽卿獻計袁公路出兵洛陽被其否決,沒想到最終他竟因此容不得你。”
若非來自後世,許褚哪裡能在兩次接觸後就知道華歆是有才幹見識計程車人,是以他的話落在華歆的耳中,不免顯得有些突兀。華歆轉念一想,或只有一個可能:便是許仲康雖是出身不高,可也時刻關注著天下士林,所以他早年揚名郡縣的事蹟許褚都是知道的,這才會對他有這麼高的評價。
不論如何,被人誇讚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何況出語相讚的還是廬江太守,如今的討董功臣許褚。
“我聽說潁陰荀文若也在君侯的軍中?”華歆謙虛幾句,又問起荀彧來。
許褚點點頭,道:“正是。卿要見文若,我這就帶你過去。”
“如此甚好,勞煩君侯了。”
……
是夜,三軍暫休於新蔡城外。
許褚聯想起今日鍾演、鍾進以及華歆的到來,不由暗歎道:討董才告段落,就喜獲三士,可笑天下諸侯,個個著眼於眼前的蠅頭小利,將這份功勞拱手讓給了我……若說遠見,曹操、孫堅還有那劉備,俱都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此戰中,歷史上的魏蜀吳三國鼎立,實在談不上巧合,真應了那句話:勝敗有憑。
不談袁紹,他在中原士人心目中的地位本就高到不能再高,沒有光復洛陽的大功,他袁紹還是那個海內之望。便說張邈、劉岱、孔伷這些人,遲疑不戰,甚至在董卓猶在洛陽的時候就開始互相攻伐,真真是殊為不智。
這一來不免又想到如今身在袁營的鮑信,之前收到訊息,劉岱已經奪取了濟北國,不出意外,肯定也另表了自己部將為濟北相,那鮑信這時候該何去何從呢?
想到這裡,許褚忽聽帳外傳來響動,一名軍士進帳報道:“稟君侯,郭校尉、宮司馬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