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看著許褚那張不怎麼俊逸的臉,感慨萬千。
誰能想到,昔日向他求守鄢陵縣的年輕人,搖身一變,居然成了有資格落子天下的人。
可眼下的世界,君不君,臣不臣,門生可以背叛舊主,故吏可以殺主投敵,許褚的發跡,似乎也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說了陣沒有什麼營養的閒話,許褚邀請三人同乘一車前往陽翟。
路上,不斷有人投來敬畏的目光,荀彧看在眼裡,忽對許褚道:“仲康,潁川郡的百姓雖比之盛世猶顯困苦,但從我在其他地方的見聞看,已算得上衣食豐足了,這全賴你當初重用棗君行屯田啊。”
許褚‘靦腆’一笑,手指輕輕點著眉心。
荀彧家世清貴,才華橫溢,這樣的人,袁紹竟沒留住,真是失策到了極點。
對於荀彧,許褚還是想保有一個較為純粹的‘亦師亦友’的關係。近了,顯得唐突,遠了,又太過涼寒,就這樣不近不遠,剛好。
既然提到棗祗,許褚心念一動,問道:“不知棗君現在哪裡?”
陳群接話答道:“當在家中賦閒。”
許褚笑道:“原來棗君現在也和長文一樣,成了不屑於出仕郡中的大才。”
陳群失笑道:“仲康何必拿話膈應我,我不出仕,一則實在是才學淺薄,而且家中長輩也不同意。”
你就編吧。
許褚無意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他看向荀彧,說道:“文若,當初你答應我,若我光復洛陽,你就設宴為我慶功,我可一直記著這頓酒。”
荀彧笑著點點頭。
許褚在典韋、甘寧等將的護衛下先行,大部隊在後頭遠遠跟著,這日晚間抵達陽翟城外,穿過原先豫州兵住過的營地,進入了陽翟內城。
陽翟城中出奇得熱鬧。
許褚伸手探出車窗,對著街上行走的,三五成群的文士打扮的人指點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居然來了這麼多年輕士子?”
陳群解釋道:“因仲康與曹將軍凱旋而歸,我父親、族父就和文若的父親一起來應陽翟郭氏、辛氏等族之邀,前來參加詩會。郡中慕名而來的年輕士子,自然就多了起來。”
詩會?
許褚有些莫名,繼而略一思索,也就想通了。讀書人喜歡舞文弄墨,趁此光復洛陽之機,搞個什麼文藝活動,掃一掃多日以來壓在眾人心頭的晦氣,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次來的人顯然都比較大牌,陳群的父親陳紀,族父陳諶,以及荀彧的父親荀緄,那都是美名傳四海的人物,看來就光復洛陽、董卓西遁一事,所有人的心情都是為之振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