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搖頭道:“君且看去。”用手一指曹營北面,繼續道:“徐榮精銳盡出,而胡軫的本陣紋絲未動,我等皆是步卒,此時去救,可能反將自己陷進去。”
王闌頓覺有理。
是啊,胡軫還沒出手,這時候如果貿然去營救曹仁、曹洪,反而有可能迎來胡軫的騎兵,極不划算。
但聽甘寧又道:“君侯給了你我臨機決斷之權,切不可讓麾下部曲白白送死......這樣,我與君選一人去曹仁營中與其商議,另一人留在這裡伺機行動,約好以燃煙為號,你看如何?”
王闌稍一思量,點頭道:“如此甚好,興霸,你是主將,當留在本陣指揮,去曹營的任務就交給闌吧!”
......
徐榮陣中。
隨著戰事的進行,徐榮漸漸感到一絲詭異。他看了看死戰不退的曹軍將士,又看了看遠處的曹操軍營,摸著鬍子沉聲道:“大戰一日餘,曹操那邊竟一點動靜也無,不太對勁。”
左右聞言問道:“將軍何意?”
“曹仁、曹洪的營地紮在要道,使我與胡將軍不能探得曹操本陣虛實,”頓了頓,徐榮遙指曹操營地方向,道:“與我等鏖戰的曹軍軍營人數只有數千,按常理推斷,早該撐不住了,可他們卻一直搖而不墜,顯然是在與我等死戰。曹操本陣就在數里外,照理說,他不會放任曹仁、曹洪兩將不救,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曹操有更大的陰謀。”
左右大驚失色,徐榮續道:“不但曹操表現反常......”他指了指胡軫本陣,嘆道:“胡將軍亦反常也。”
“胡將軍怎麼了?”
“我素知胡將軍其人,剽悍勇猛,往日與其一同攻戰時,他屢有先登之舉,而眼下的戰事中,自從華雄部折衝一陣後,他那邊就再無動靜。以胡將軍之能,斷不會不知道此事應當合力猛攻曹營才是!”
徐榮在董軍中素有知兵識人之名,他這麼一說,左右皆覺胡軫怪異無比,有將忽道:“將軍,會不會是胡將軍故意使我部先攻,他好坐享其成。”
徐榮神情複雜地說道:“此時不宜妄自揣度胡將軍,你速去胡將軍陣中,帶我的話:今當全力速攻,否則有兵敗之險。”
沒多久,派去胡軫陣中的部將返回。
徐榮問道:“胡將軍怎麼說?”
該部將答道:“胡將軍令將軍繼續猛攻,他繼續等待時機。”
“什麼?!你沒有跟他說戰局上的疑點麼?”
“說了,胡將軍答說:徐中郎未免太多疑。”
徐榮慍怒非常,事實就擺在眼前,怎麼成了他多疑?這時候,他不禁想到了往日跟隨董卓四處征討時,那些個涼州系的將領對他的排擠,今日的情況,不正是往日之復刻麼?念及此處,徐榮更是惱火,泥菩薩尚有八分脾氣,他徐榮忍讓多年,為的是靠著自己的能力逐漸轉變他人對他的想法,從今日胡軫的表現來看,他多年的努力看來是白費了。
徐榮默然半晌,腦中思緒飛轉,天人交戰,終是感念董卓對他的提拔、恩厚,說道:“不管如何,我料定曹操必有貓膩,胡將軍可能一時不察......也罷,我等繼續攻營,等衝破曹仁防禦,屆時胡將軍該總會出手的。”
於是吩咐下去,各騎、步部曲,繼續猛攻曹仁大營。
甘寧、王闌到達的時候是上午,那時候董軍已經列陣,開始了連綿不絕的攻勢,一直打到午後,徐榮本陣才稍稍給了曹仁喘息的機會。
王闌也瞅準了這個機會來到曹仁軍營之中。
見到王闌後,曹仁大喜道:“許侯來了?”
王闌搖著頭說道:“獨我與甘興霸率本部前來支援。”
曹仁微一失望,不過稍縱即逝,展顏道:“今君與甘興霸既來了,我等又可固守多日,便只待大谷關被破之後,胡、徐等賊將自會退去!”
王闌訝道:“將軍仍不願退?”
曹仁還未答話,一旁曹洪斷言:“除非孟德與許侯破了大谷關,否則我與子孝決不後退半步!”
曹仁接著說道:“君若不想留在此地,我們也不怪你,自去罷。”
王闌被曹仁一激,慨然道:“天下忠烈之士,難道只有君等二人麼?我與甘興霸均受許侯大恩,自也願為許侯死戰!”
曹仁大笑道:“如此甚好!此地地狹,屯不得半萬人馬,我意,你與甘將軍只管遠眺局勢,待我部堅持不住時,再率兵馳援即可!”
帶著曹仁的話,王闌返回本陣找到甘寧,甘寧聽說之後,復又嘆道:“曹子孝、曹子廉果然英雄壯烈!好,就依此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