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虎痴> 第二百一十五章 孔伷歸心似箭,華歆明珠暗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五章 孔伷歸心似箭,華歆明珠暗投 (1 / 2)

組建一支醫療隊很有必要,有樊阿在,醫療隊不僅能救下許多本是難以倖免的重傷士卒,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能增加軍隊計程車氣。其實這一點在樊阿在傷兵營中醫治傷員,隨後被許褚表為家丞這兩件事傳開後,已經有了一些效果。冒刃、樂傷士卒更加勇敢,怯懦、羸弱計程車卒則膽氣稍增。

對於一個病人,尤其是受傷計程車卒來說,醫者最大的作用,未必是讓他們徹底康復,以漢末的醫療條件,這很難,很不切實際。可像樊阿這樣高明的醫士,給予了那些士卒更多的希望,這份希望,才是能夠鼓舞士氣的根本,也是醫療隊最大的意義。

要讓醫療隊像模像樣,許褚還需要潁川士族的幫助。

軍中計程車卒不可能抽調出來做醫務兵,負責押運的民夫本身就夠辛苦了,而且這兩類粗手粗腳的,也不適合幹這個活。

許褚於是就合計著,能否從潁川郡中徵募一批‘識文斷字’的人出來,然而再徵發一些婦女充入醫療隊裡,幫助看護、照料受傷計程車卒。

漢時的風氣,女子並未向後來那樣淪落為禮教的犧牲品,徵發婦女的提案是可行的。

許褚還提出來,醫療隊的規制,類同軍制,把其中每個人都編成什伍,並且米糧也按士卒的規格下發。

這當然引起了軍中大部分人的不滿。

什麼玩意?我等浴血沙場,出生入死,到頭來那些躲在後頭的人與我們一樣拿錢拿糧?不用說裡頭還有婦女。

縱是有諸多不滿,那些反對的人卻礙於許褚的威望暫且沒有放在臺面上說出。

而許褚亦不對此感到擔心,他相信幾仗打下來,軍中那幫大老粗就應該看到醫療隊的好處了。

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因為對孔伷‘不能禦敵’的不滿,郡中計程車族這段時間反而總到許褚營中拜訪,士族中人來拜訪的時候,許褚就乘機像他們提出了這個請求。

徵發婦女的事情好說,杜佑、郭俊這些人都知道現在的年景,可以說是家家朝不保夕,許褚願意出糧供養他人的妻女,別人歌功頌德還來不及,哪會反對。

問題在於許褚還需要一批‘識文斷字’的人,說白了,知識壟斷的社會,識字的人真不多,不是士族子弟,就是寒門子弟,這些人哪裡願意投身到‘賤業’中來。

可許褚既然發話了,杜佑等人不能不給這個面子,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攤派。

大家都不願族中子弟從醫,沒關係,從旁支裡頭選,而且誰也不佔誰的便宜,你們幾家商量著出一個,我們幾家商量著出一個,不就可以了?

要說這幫‘地頭蛇’的辦事效率確實是蠻高的,沒過幾天,就送來了近二十個年輕士子,均出身寒門、旁支,且都是家中拮据,馬上就要揭不開鍋的。

許褚笑納之,為了讓所有人都明白他對此事的重視程度,特意新建了一處簡陋的軍營,專供那些人居住,並安排了類似‘剪綵’的儀式,鄭重其事的向大傢伙宣佈,我許某人正式成立了醫療隊,以後你們上陣殺敵儘管往前衝。

這一下子,如秦暢等醫者,俱是老淚縱橫,均是感念許褚之恩,讓他們也有鹹魚翻身的時候。

許褚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醫療隊成立不久後,遠在徐州的某個地方,有著華夏‘外科鼻祖’之稱的神醫華佗,感慨萬千地說道:“惜乎昭武侯未能早生數十年!”

有人問華佗這麼說是什麼意思,華佗繼道:“若昭武侯早上數十年,天下疫病不復如此之害也!”

自靈帝時黃巾大亂後,餓殍滿地,橫屍遍野,因此幾乎年年都有大疫發生,與其說華佗在稱讚許褚對醫家的重視,不如說是在感嘆每年因不能及時救醫而死去的萬千生靈。

......

許褚在忙著備戰討董,曹操即將返回潁川,此時的孔伷,卻是歸州府的**越發強烈起來。

不說孔伷此前遭受的折辱,就說許褚、曹操聯兵進擊梁縣的時候,此老就不斷地說風涼話,有點是在宣揚‘董軍不可戰勝’的意思。可因許褚、曹操安然撤歸潁川之故,孔伷在被打臉的同時,也看到了許、曹兩人因此名望逾盛,特別在曹操去往揚州之後,縣外許褚大營中的軍帳裡常常高朋滿座,有陳群這樣的郡中英才,更多的是陽翟士人,反觀他自己,空有海內名士之稱、豫州刺史之銜,幾乎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再者因為謝衝、翟容兩人,豫州軍內多有將校常與此二人歡聚飲宴,每提及許、曹,兩人不吝溢美之詞,故而那些豫州將校對孔伷本就不多的敬畏之心越發漸漸少去,孔伷因此坐立難安,擔心再有人棄他而去,投到許、曹軍中。

孔伷於是就跟孔德商議,反正許褚、曹操的軍隊已經開會潁川,轘轅關處的董軍由他們提防就是了,這時候可不可以馬上拔營回州。

對孔伷一向忠心耿耿的孔德,此刻不免心中長嘆:豫州真非明主也。

比起孔伷,孔德顯得更睿智,更剛強些。在他看來,目下許褚、曹操已然大大取得了先機,眼看著自家的威望日漸減少,應該是奮發圖強,徐徐謀劃如何再接下來的時間裡,打幾個漂亮的勝仗扭轉頹勢才對。可孔伷不僅沒有知難而上的意思,甚至打起了退堂鼓,這讓孔德灰心無比。

試想,孔伷若是就此灰頭土臉地返回州府,接下來怎麼辦?

天下大亂,諸侯並起,難道他孔公緒還指望著自己能靠著所謂的‘名士’之望守住自己的地盤?便不說討董結束後應該會回廬江郡的許褚,曹操可是被許褚表為潁川太守,曹孟德的名氣本就不比孔伷來得低多少,經過此次討董,更是後來者居上,他又是袁黨中堅,朋黨遍佈天下,加且老家就在沛國,乃是睡在孔伷身邊的一頭虎狼,就這麼灰頭土臉地回去,怕是人家花不了多大力氣,就能把自家按在地上摩擦。

除了曹操,更有南陽的袁術、孫堅,荊州的劉表,以及東邊的陶謙。這些人個個都不是善茬,可以預見,孔伷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如何嚴峻的形勢。

想到此處,孔德不由擔心起自己的將來來。

孔伷非是可以輔佐的明主,那麼他該何去何從呢?選擇有一些,比如去北海投靠同族的名士孔融,又比如去欲與袁紹試比高的袁術那裡。

如是思索一陣,孔德便也無心替孔伷出謀劃策,順著孔伷的話淡淡說了句:“許、曹二人不識禮數,豫州大可不必與他們為伍。”

孔伷見了孔德的神色,大概也是猜到了點孔德的心思,便更加心灰意懶,召來心腹,簡單交代了幾句後,約定五天後正式拔營歸州。

順便,他還不忘寫一封信派人送給袁術。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