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虎痴>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徐元直遠來傳佳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徐元直遠來傳佳音

東陽嶺上,所有人都就地休息。典韋奉命時刻關注著嶺下是否有九**的動向,只要沒有大隊人馬繞過此嶺,那麼己方只需守在此處就能保陽泉縣無虞。

有人!

典韋轉頭去人群裡找許褚,大聲道:“君侯在哪?”

正在慰問傷員的許褚聞訊趕來,看向嶺下,只見一騎帶著幾十人從嶺下過來,待走得近些,許褚看清楚後鬆了口氣,笑對典韋道:“無需慌張,是牽子經回來了。”

牽招來後,離許褚五十步外就下了馬,急走近前,行禮道:“君侯!”

許褚見他神色,大體明白事成了,還是問了句:“子經,事情談得如何?”

牽招展顏笑道:“幸不辱使命!”隨後側身指向後頭跟著的幾十人,說道:“這是周泰、蔣欽派過來將俘虜接回去的人。”

辛毗、何楨、史路等與陽泉縣吏聚了過來,聽到此話後,紛紛向牽招拱手,恭喜他為許褚立下大功,前途不可限量云云。

許褚心喜之下,對眾人道:“牽子經不僅忠孝可嘉,其膽氣亦不讓我部之典韋!”

忠孝可嘉,說的是牽招不顧危險,與史路一同護送其師樂隱靈柩回鄉安葬的事;誇其膽氣,自然是指此次單騎入敵營了。

眾人裡有對‘忠孝可嘉’不解者,便向辛毗、何楨、史路等詢問,問明後,又對牽招、也對史路高看幾眼。漢以孝治國,忠孝兩字,是衡量一個士子最高的德行標準,牽招跟史路能在京都大亂兵連禍結的時候冒死護送其師回鄉安葬,確實是很難得的忠孝之士。

而事實上,如果不是有許褚的存在,如果不是黃邵去到河內郡,牽招正因為這件事而聲名鵲起,逐漸成長為漢末的抗匈名臣。

牽招連道不敢,卻看見人群裡有兩個人的臉色非常不自在。

一個是他的同門史路,一個是陽泉縣尉。

陽泉縣尉不自在,固是因他跟九**有血仇,而史路的不自在,卻讓牽招分外頭疼。他們兩同時來到許褚身邊,一段時間下來,很明顯能感覺到許褚更加器重牽招一些,今天牽招立下大功,可以預見他們在許褚心目中的地位差距將拉得更加大,將心比心,也難怪史路見牽招立下功勞時會不自在。但眾目睽睽之下,牽招只能先將此事按下,不好跟史路說點什麼了。

將受傷的九**交給周泰、蔣欽派來的人,許褚問了句:“你們首領有說何時返回九江麼?”

一個小頭目回道:“午後便啟程,君侯可還有事?”

許褚搖搖頭,“沒有,你們去把,代我向周、蔣二君問好。”

人走後,許褚才來得及問牽招談話的細節,牽招記憶力不錯,幾乎是將原話一一複述,許褚及聽了頷首寬心,陽泉縣的危機總算是度過了。又想到周泰跟蔣欽二人果然是胸懷‘英雄氣’的男兒,不知日後自己有沒有這個福氣得到兩人傾心跟隨。至少從牽招帶回來的訊息看,兩人因為自己同為寒微之輩,比對方伯陳溫、周丹陽的觀感要好上許多。

但到底有沒有這個福氣,就要等討董結束之後才知道了。

到了午後,斥候回報九**乘船離去,許褚便和眾人回到縣舍之中。算算日子,舒縣、皖縣、襄安等地也應該有情報要送過來了。

為了不至於錯過信使,許褚穩住心神準備在陽泉多待了兩天,結果第二天一早,徐庶騎著馬來到。護送徐庶一道趕來的,是那個曾在誅滅張氏宗族時給許褚留下些印象的娃娃臉虎衛,名叫左衡。

這左衡本是長社裡民,無甚名氣,郭嘉挑選虎衛人員時應徵而來,訓練刻苦,作戰勇猛,跟他的長相極為不協調,現擔任虎衛營中的屯長。

見過禮後,眾人在屋內坐定,等徐庶、左衡喝了幾口熱湯暖身,許褚才問起郡中之事。

徐庶說道:“主公,周泰明欺人太甚!”

怎麼個欺人太甚,徐庶說了:許褚離縣十餘日後,襄安那邊就傳來急情,說丹陽郡春谷縣內兵員調動頻繁,被派到襄安縣的甘寧、周瑜所部,一面加派人手渡江打探訊息,一面回信舒縣報警。與此同時,派往居巢縣的樂進、李整所部,也有信使送來訊息,卻是皖縣那邊也有作亂的跡象。

兩縣傳警,正好是許褚這邊發現九**蹤跡的那晚,發事時間的意外巧合,也側面證明了此乃周昕處心積慮所為。許褚剛到廬江不久,跟周昕連招呼都還沒來得及打就被其視為政敵,後者又用這種手段進行暗算,是以徐庶說周昕欺人太甚。

郡與郡之間的鬥爭,一般來說最後都會有州長吏來居中調停,以免事態擴大,造成惡劣的影響。可時下一來朝廷無暇顧及到揚州地界,二來刺史陳溫沒有這個能力約束周昕跟許褚兩個強郡太守,半月之間,事情就發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辛毗淡淡哼了聲,說道:“周丹陽之名我曾聽過,師事故太傅陳蕃,博覽群書,學問了得,卻不想如此不知輕重。其所依仗者,無非兩點,一是丹陽兵精,二是其族勢大。然無故輕起事端,終是落了下成。”

許褚深以為然,辛毗的話乍聽之下是空話、套話,仔細咀嚼後,亦可知他是在說周昕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周昕的老師陳蕃乃當世大儒,去世之前亦是除宦的‘黨人’首腦之一,與竇武、劉淑並稱為‘三君’,周昕的名氣,一半是靠陳蕃得來的。老師是黨人首腦、除宦中堅,與袁紹可以說是薪火相傳,按理說周昕跟暫居袁紹集團的許褚應該是惺惺相惜才對。他倒好,為了自己野望,不管青紅皂白就對許褚下手,讓揚州計程車族怎麼看,讓遠在他地的袁紹、曹操等人怎麼看。

許褚深以為然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他知道歷史上討伐董卓的諸侯裡沒有周昕,或者說周昕沒有直接參與到這件事中。坐擁出產天下精兵的丹陽郡,卻只把眼光放在偏安一隅的揚州地界,周昕的野望,實話實說,比起曹操、鮑信等人,實在是差的有些遠。

可不管怎麼‘輕視’周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家既然出招了,許褚也不得不在戰術上重視對手。

問到皖縣與襄安縣的具體情況,徐庶笑道:“襄安縣面對的是周丹陽的郡兵,周丹陽不敢輕動,目前與我方還沒有實質性的接觸。皖縣那邊,全賴主公知人善用,樂、李二君獲知急情後,馬上從居巢縣帶兵趕到皖縣,具體情況,二人有軍報送至郡府,庶帶在身上,主公一看便知。”

許褚接過軍報展開一看,輕輕誦讀出聲。這份軍報,當是樂進口述,由他人潤色而成的。

“我部於清晨抵達皖縣,賊眾尚在數十里外,於是列陣城外,李孝成率部向西迂迴,以誘賊軍,賊軍眾達千數,分兵兩處為戰。”

旁聽的何楨雖不諳兵事,聽到這裡卻也脫口道:“賊軍人多,樂、李二君為何不固守城池,反而出城相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