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許褚與樂進、李整表露了心跡,樂進道:“府君大義,董卓若有不臣之心,進願隨府君效死!”
李整尚不算許褚的下屬,然當此時節,亦被激起胸中豪氣,說道:“整亦願爾!”
得到兩人的支援,許褚底氣稍增,再者有天子、盧植等人在,料那董卓就算再暴怒,亦不會當場拿自己如何。
天子、董候貴重,一路上都是慢慢行走的,走到邙山腳,已是傍晚。許褚先看見的是一大票聞訊趕來迎接天子的朝臣,而他們剛到時,遠處煙塵四起,大地為之震動。許褚與鮑信相視無言,觀此陣勢,騎兵的數量應在千數左右,自然就只能是坐擁涼州精兵的董卓了。
——董卓,字仲潁,隴西人,出生在潁川。他字仲潁,仲在古時通常用作兄弟之間弟弟的字裡,比如孫堅的兩個兒子裡,兄孫策字伯符,弟孫權字仲謀;至於‘潁’字,大概便是生於潁川的緣故。
董卓帶著騎兵過來,朝臣們都驚訝地回過頭,連面前的天子都顧不得了。替天子驅車的盧植見狀,心中懊悔,沒想到董卓來得如此之快。從小平津趕到邙山腳,大約用了三個時辰,假設在小平津時聽從了許褚的建議,下詔讓丁原入京,那麼在回到宮中之前,丁原應該也會達到洛陽城。
朝臣們緩過勁,來到天子車駕前,劉辯此時已然醒將過來,只是臉色還很蒼白,顯然還沒有從變故中緩過勁。
眾朝臣向劉辯拜倒,一番天佑大漢的話說完後,有人建議天子下詔令董卓退兵。
劉辯沒有真正執掌過大權,過往均是何太后、何進等人執政,他不過是個傀儡。但即便是傀儡,董卓的大名劉辯還是知道的。再看到前方煙塵滾滾,千騎聲勢浩蕩朝自己飛奔過來,劉辯竟當著眾朝臣的面大哭起來。
到底是個孩子。
許褚見盧植一面安慰劉辯,一面對眾朝臣道:“卿等先去將董卓攔住,不可讓其靠近聖上!”
朝臣中一人大聲領命,當先返身走向董卓的騎兵,許褚好奇問向鮑信:“此公何人?”
鮑通道:“乃崔威考。”
許褚心道:原來是他。崔烈,字威考,幽州名士,曾任三公之中的司徒、太尉等職。但讓許褚知道崔烈的原因,卻是因為崔烈的三公是花錢買來的。漢靈帝賣官,買個三公其實也沒啥好大驚小怪,問題是崔烈是走了天子乳母程夫人的後門花半價‘五百萬錢’買的司徒,所以很讓人印象深刻。
而在此時,崔烈還是表現出了一個名士該有的風骨。董卓的軍隊停下後,他來到軍前,大聲喊道:“聖上有令,幷州牧董卓迴避!”
身後群臣亦有附和者,言道:“有詔退兵!”
一個身形高大,體著甲冑的武人從馬上下來,走向崔烈等人。許褚在後面觀察此人,見他狼行虎步,年齒看上去雖已不小,且體態有些臃腫,然整個人的威勢卻是很足,逼進群臣時,群臣不由自主向後倒退了幾步。
應該便是董卓。
但見董卓頗為不屑地大笑幾聲,而後指著崔烈喝問道:“公等身為國之大臣,朝廷肱骨,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盪,天子流落在外,現在還有臉跟我說什麼迴避?”
又向前踏幾步,見崔烈仍擋在面前不肯挪動,董卓復又怒道:“再敢阻攔,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腦袋!”推開崔烈,徑直走到劉辯車駕前,拜道:“陛下受苦了!且由老臣護送陛下回宮!”拜後瞥見閔貢正抱著董候劉協,便走將過去,欲伸手將劉協抱過來。
劉協死死抓著閔貢的袍服,蜷縮在閔貢懷中,求救似地看向四周。
董卓不以為意,雙手正要觸碰到劉協時,忽然被人抓住。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