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26.“驚悚”百菇煲 (1 / 3)

所以這一次的內容極為豐富。

“瞧瞧,中國美味蘑菇,涉及到多少農業技術,食用菌資源發現、營養成分分析、人工培育技術、智慧農業相關科技、碳源利用率試驗、太空育種。”

“現代農業就是如此,是一系列學科的綜合體。”

“不過呢,中國美味蘑菇的人工種植,現在只是初步完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比如,把它變小。”

“作為蘑菇科蘑菇屬,最大的品種,中國美味蘑菇在人工培育之後能長得更大了。”

“動輒兩斤多一個大蘑菇,一般三口之家也吃不了啊。”

“而且還不穩定,大大小小都有,運輸包裝困難不說,還不符合商品化和產業化的要求。”

“怎麼把它變小一點,變的標準些,是下一階段研究的重點。”

“另外,現在的種植成本還是高,單位重量基質,出菇相對還少,僅有香菇的四分之一。這也需要改進,讓成本降下來,種植難度降下來。”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咱們不會吃啊,全新的蘑菇品種,怎麼做才好吃呢?

“這就得交給廚師們去研究了。”

“除了做成菜,它還能加工成什麼食品或其他產品呢?又需要食品加工企業和工作者出力。”

“一種全新的農產品,從出現,到研究明白,走上餐桌,需要各行各業的配合。”

“對咱們飽飽們來說,咱們先看完節目,瞭解明白了,有機會就嚐嚐鮮。”

“沒嚐到也沒關係,相信再過一段時間,等產量升上去,成本降下來,中國美味蘑菇也會變成一種常見的食用菇……”

——

央視農業這兩期影片,算是將美味菇的前世今生,種種疑問都給講明白了。

經過一次直播,兩條影片,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觀眾們等待的煎熬。

又是兩天後,週六。

《新味》新的一期準時開播。

這回終於沒賣關子。

直接上的乾貨——做菜。

上一期真人秀,遮遮掩掩的,各位大廚研究出的菜品,一個一個展露了真容。

當節目最後,十道大菜出爐的時候。

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牛批!

特別是三個人的作品。

更是牛批中的牛批。

第一道是高柄義做的。

他竟然將美味菇模仿的能力用到極致,不但模擬出了肥肉,連瘦肉和肉皮都模擬出來了,甚至透過火候控制,煎制的時間,還有透過調料上色,連外形都模擬的一模一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