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衣紅衣二位童子,一前一後站在血砂旁側,卻也不敢過於靠近。驚奇時,運足靈氣才拾起一粒,看上幾眼,又迅速擲回。
“只數息,便將我靈氣吞噬得千瘡百孔,那人到底是何來路,這千千血砂,不知多少年未曾見過了。”藍衣童子說道。
紅衣童子搖頭淡淡道:“這下界之修,想必是僥倖得了仙盤,又發現了陣法。這九鼎界,豈容他放肆!”
“北風,將你納戒之中的靈物都取了來,由我先行保管,你先將此些血砂收好再說。”藍衣童子說道。
紅衣童子點頭,信手一揚,玉戒靈氣一閃,便有靈寶、靈藥、靈物等千般妙物自其中飛出,如虹橋霞道,蜿蜒落入了藍衣童子手中玉質戒指當中。
如此之後,再運足靈氣,將血砂收好。面上又有幾分喜色,說道:“我極仙以攻殺之術見長,有此血砂修煉攻殺術,煉製殺伐寶,再事宜不過。那下界之修既然能隨手丟擲千粒萬粒,手中定還有百倍千倍留存。”
二人索性盤膝於原地,等老者歸來。原以為三兩時辰必有結果,誰知這一等,便是三日。
二童子對視一眼,藍衣童子率先說道:“林密地闊,熟料此人宛若泥鰍,師傅一人難顧四方,你速回門中召集些人手來,我先去一步。”
“師兄且去,師弟隨後!”言罷,二童子便背道而馳,再無回頭。
冷蕭藏身於密林之中,好在當機立斷,燃燒了元嬰,這才堅持至今。若不然,今日他性命在否還成問題。
“不知靈曦現今如何,也不知何時得回。”
他四下一望,如今境況,卻叫他心中生出三分緬懷之意來。一如當年被南域正道追殺之時,奪路而逃,同是被困於山林之中,艱難逃得性命。
山林再大,較之天地,終究一隅。天高地闊,若不插翅而走,不論藏匿幾日,終究是甕中之鱉。
拖得越久,對冷蕭便越不利。
說來也奇,本是胡衝亂竄,漫無目的,誰料竟叫冷蕭尋到了歸程陣法。然希望越大,失望亦然。這傳送陣法,早已荒廢不知幾載,顯出幾分蕭索。
此陣千盤萬轉,皆為一筆而落,一氣呵成。靈氣迴圈自生,其中妙法自成。而今,陣法之上千瘡百孔,如斷絮殘織,已是廢棄。
“此陣於對方而言定是極為要緊,荒廢至今,想必是無力修復。”冷蕭心中暗忖。
可如此一來,便等同斷了他的生路。
“後路被堵,上天無異於自盡,唯有直往前去。”
不知前路幾何,人若踟躕不前,機會變回從指間溜走。至少如今,還有權利選擇,等前路也被攔阻,便當真無路可退了。
奔走其中,才知密林地廣。三日去,未見出路。其中野獸、靈獸遇到幾多,有溫順食草者,見人驚走,也有兇猛食肉者,欲以冷蕭之肉果腹。
善也好,恩也罷,冷蕭未傷一獸,以免留下痕跡。只將靈氣灌入獸類腦際,令之心驚,往東南西北各處奔走。一時間,林中平添了幾分亂象。
一路並未直去,幾番改道。冷蕭上了樹梢,又不敢過於冒頭。只粗看地貌,有群山連綿。平地丘陵顯然無法走,只可走穿山。
眼看可說要出了密林,入一方群山。山野更大,可與一方天地比廣闊。入了此山,便可說游魚入江海,龍王也難尋。
然在冷蕭竄出密林一霎,忽有數十身影入寬刀利劍一般攔在他身前。一言不發,便已叫冷蕭知曉,若要硬闖,終究不過落得一個皮削肉落的下場。
此些人之中,除卻紅衣童子之外,老者與藍衣童子並未到場。即便如此,也絕非冷蕭能夠應對。
有一金冠劍紋男子走上前來,橫掃冷蕭兩眼,皺眉道:“邢某還當是何方神聖,竟能穿破下界壁障闖入上界,可這三兩眼打量來,倒是未見出彩之處。”
紅衣童子道:“少宗抬舉了此人,談何破障,不過來借了仙盤之力,縱然得以一窺上界風采,終究只是客死下場。”
任旁人冷嘲熱諷,冷蕭神色始終平靜,彷彿那陷入絕境的乃是旁人,而非他自身。這刻,他忽然笑道:“未必。”
被稱作少宗之人不禁皺眉,頗感不耐:“在下界叱吒風雲慣了,總喜歡將自己當成一個人物。殊不知在上仙眼中,什麼也不是。今日邢某便問你,所謂修行,常人修仙,道人修道,佛門修禪。某觀你非佛非道,便是修仙。時至今日,又修了些什麼?”
冷蕭不語,邢植便自答道:“你所居下界,世稱凡間界,人間萬眾,多為凡人凡物。有修行者,亦力難撼樹,羸弱不堪。此界謂之九鼎界,與你凡間界最為本質的區別便是,此界無凡人。”
“九鼎界,無凡人……”冷蕭喃喃一聲。
此人敘說之時,無傲意,無輕蔑,如在敘說一件平常之事,卻偏生叫人心生自卑,不敢與之直視。
冷蕭搖頭淡笑一聲,說道:“閣下侃侃而談,較冷某而年長,卻也未見修為多高。此界無凡人,可如閣下這般人,安敢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