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西哥特正統,東羅馬蠻夷(下)
自從穆罕默德二世奪取了君士坦丁堡市長的職位並宣稱東羅馬皇帝的名義之後,敗仗停最後的殘餘部分只留下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摩里亞專制國。正是在這一年,未來的末代流亡皇帝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在摩里亞降生,那一年,金角灣的奧斯曼戰艦已經揭示了帝國和皇帝的結局。
托馬斯自然沒有完全放棄希望,此時的敗仗停畢竟還不是流亡政府,依然有一塊相當面積的根據地,當年被十字軍打得半死不活,不也是最後熬過來了嗎?
蝸居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拜拜賣力地向教皇冕下和西歐國家示好,希望能夠得到支援,光復帝國。要是能有一輪新的十字軍東征,興許就能繼續苟下去……
不過,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控制大部分安納托利亞,在歐洲亦已確立可靠的橋頭堡,尤其是搶到了君士坦丁堡市長這個位子。當年尼西亞帝國光復君堡的基業,如今已經為奧斯曼帝國生產糧食,相應地,奧斯曼帝國生活著大批篤信和平教的土耳其人,這是無根浮萍一般缺乏群眾基礎的拉丁帝國無法比擬的,除了遼闊的人口和國土,奧斯曼的軍隊也不輸於任何一個歐洲大國。教皇此時已再也不能號召起向東方的十字軍遠征,開始興起的民族國家中,君主忙於鞏固自己的權力。
於是,托馬斯·帕里奧洛加斯皇帝陛下只能繼續龜縮於摩里亞專制國,瞻仰著斯巴達人的遺蹟希望希臘正教基督徒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能夠上演又一場溫泉關。
溫泉關確實上演了,然而上演的不是悲壯的過程,而是悲慘的結局。徘徊於君士坦丁堡七年,自稱東羅馬帝國皇帝的穆罕默德二世大舉進兵,接收東羅馬帝國在歐亞的遺產。摩里亞專制國在大量的土耳其步兵和火炮的攻擊下未能堅守要隘,抵抗一年就宣告淪陷。
這一次托馬斯·帕里奧洛加斯可沒有向兄長那樣“享受”到奧斯曼蘇丹親征的待遇。穆罕默德二世正率軍圍攻特拉比松城,摩里亞淪陷後一個月後蘇丹也覆滅了特拉比松帝國,小亞細亞和希臘半島再也沒有制約奧斯曼帝國的勢力,東羅馬帝國復國也再無希望了。
於是,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和父親托馬斯、母親卡特琳等家人,踏上了流亡歐洲的行程。
托馬斯流亡到義大利,歐洲各國承認敗仗停的流亡政府和流亡皇帝以及其對帝國的權利,但是沒有哪一方給予實質性的幫助,托馬斯待了四年就去世了。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成為了敗仗停最後一位流亡政府的皇帝,那是1465年。
皇帝是貢薩洛·德·科爾多瓦的同齡人,不過顯然沒有他的軍事才能。混了二十多年,流亡皇室當年帶出來的那點錢財也快花光了。
於是,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為了維持體面的皇家生活,只好出售皇冠。原本東羅馬帝國的皇冠應該在1494年被法國國王查理八世買走,然而這條時間線上卻不一樣了——皇冠被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嗯,就是斐迪南,買走了。
當時斐迪南聽說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在賣皇冠,感覺自己可以捷足先登,興許以後可以造個宣稱呢?那時候他還沒想起來後來安德烈斯找西班牙雙王要賣東羅馬皇位的事情。不過他反正不缺杜卡特金幣,東羅馬皇冠這種絕版貨,而且可能帶有一些政治意義,又不失為藝術瑰寶,買下來也無妨。
除了這些原因,還有一種斐迪南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總覺得自己內心深處對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冠甚至皇位有一種渴望。這並不是一名“穿越者”對皇權的渴望,也完全不像什麼斐迪南認為是子虛烏有的原主執念之類的……但總之就是有這種感覺——“我全都要”!
斐迪南派去的使者找到安德烈斯,表示阿拉貢國王陛下對你的皇冠挺有興趣,接洽一下價格如何?安德烈斯張口叫價一萬杜卡特金幣。本來以為對方還要還價,然而使者思考片刻就直接表示“很好,成交”。意識到遇到一位大土豪買家的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這時除了欣喜若狂,甚至還有點後悔自己怎麼不把價喊得更高一點,比如說十萬杜卡特金幣……當然,真要叫價十萬杜卡特,甭管再怎麼土豪的,就算斐迪南可以不在意,使者也一定會砍價的。不過那樣好歹可以多撈一筆嘛……
從安德烈斯·帕里奧洛加斯那裡買來東羅馬帝國皇冠,斐迪南卻只戴過一次,也就剛到手的時候興奮一下,買來的又不是皇位,這皇冠就算有點政治意義也不足以讓他造個宣稱什麼吧,所以基本上淪為了收藏的一件藝術品。
而安德烈斯這邊,流亡皇帝很快就知道,少“坑”了斐迪南——如果斐迪南真的能算是被“坑”了的話——幾萬杜卡特這種事如果能算遺憾,那麼他的一生從來沒有見過光明。
亞歷山大六世教皇,斐迪南總書記的親密戰友、偉大殖民事業的應許者和支持者、神聖的反法蘭西戰爭的革命同志……唔,在查理八世那裡吃了不少虧,查理八世待在羅馬那幾天,還有法軍駐紮羅馬的時段,沒少被法國人打秋風,手頭突然有點拮据。
教皇同志便急切地運轉大腦想要搞些弄錢的法子。老向西班牙雙王收點好處似乎太沒有面子了——雖然斐迪南就怕教皇哪一天突然高風亮節分文不取——亞歷山大六世決定廣開財源,於是第一個忽悠的物件就很倒黴的鎖定在安德烈斯身上……
然後便是喜聞樂見的小說、宮廷劇套路,教皇冕下狠狠地欺騙了安德烈斯的感情,說要募集和號召軍隊,幫助他幹翻萬惡的和平教徒,搶回君士坦丁堡市長的職位。至少也會幫東羅馬帝國在故土上重新拿到一個立足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