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吃了許久,家眷和孩童率先離場,武將那邊的桌案早就亂做一團,一群人還沒有打夠。
這次機會確實比較難得,但時間也差不多了,所以,許褚和關羽加上淩統和張飛,四人走到外面,赤手空拳打了一場,算是為這場比試收尾。
四人的戰鬥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沒辦法,動靜實在是太大,若不是天空一片晴朗,他們還以為打雷了呢。
雖然只是切磋,四人都沒有用攻擊型的卷軸和技能,但就算如此,也足以讓他們目瞪口呆。
最後,他們四個人,拆了三棟建築,眼看要打到宴會廳的時候,三位主公才讓他們停下。
曹操拍了拍手,有一位被五花大綁的人拉到眾人面前,兗州刺史司馬郎,很受百姓愛戴。
給了個眼色,曹丕手起刀落,斬下頭顱,不需曹操吩咐,他就把頭拿去掛起來。
其實,司馬家對於曹操的幫助不小,甚至司馬防對他還有知遇之恩,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就殺他們全家,肯定會惹人非議。
不過對於曹操來說,並不重要,他只是想要司馬一家死光光,僅此而已。
而且,曹操基本上已經把司馬防一家都殺的差不多了,只留下司馬防和他的八個兒子。
因為李恩說,司馬防的八個兒子的表字裡都有一個“達”字,史稱司馬八達,再加上他們的老爹剛好九人,數字很吉利,就留了下來,每逢喜事殺一個。
順帶一提,八達裡面,有一個從始至終都忠於曹操的人,司馬昭篡位的事情,他沒有參與。
後來司馬昭想封這位叔叔為王,司馬孚也拒絕了,他還去廢帝曹奐面前,跪地發誓:
“身為魏臣,終不背魏。”
所以,只有司馬孚知道曹操殺他們的原因。
不過,曹操依舊沒有放過他,自己畢竟殺了他全家,萬一以後偷偷報復會很麻煩。
知道原因的司馬孚也很震驚,可他還是選擇了相信,安靜待在牢中,隨時準備赴死。
隨著司馬郎的頭顱落下,這場宴會也隨之散場。
劉備和孫權的家眷都跟著卞氏去院內,交流感情聊聊天,而十一歲的曹衝帶著六歲的姜維以及周瑜的長子周循,三人結伴在皇城中游玩,趙雲跟在後面保護。
而曹丕曹植則是和關平張苞等二代武將找了個演武場,繼續比試。
其他武將則是跟著夏侯兄弟,去城中最好的酒館,繼續喝酒。
雖然很不可思議,但現在是赤壁之戰前,三方勢力的武將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大仇,最多就是關羽離開曹操的時候,殺了幾個守將,僅此而已。
反而是各自勢力內部的武將之間,矛盾不少。
比如淩統和甘寧,李典和張遼這些人之間,有很難化解的仇恨。
所以,經過剛才的切磋和酒會,眾位武將之間相處的最為融洽,比那群面善心黑的謀士,好多了。
這次酒宴,郭嘉一直寸步不離程昱,就是因為他在酒宴之前,一直建議曹操下毒,把他們全弄死,天下直接太平。
謀士想得多,加上現在還是各為其主,所以很難交心,不像武將那邊,切磋一場後,就勾肩搭背繼續去喝酒。
他們散場之後,陣營很明顯,曹魏謀士結伴離開,找個清靜的地方談論今天的事情。
而劉備帶來的孫乾簡雍等人,則是和孫權帶來的諸葛瑾顧雍等人去安排的住所,聊天醒酒。
至於三位主公,則是帶著各自最信任的謀士,移步到曹操休息的地方,商量以後的事情。
劉備這邊的人是諸葛亮、法正、徐庶。
孫權這邊的人是周瑜、魯肅、陸遜。
曹操這邊的人是郭嘉,荀彧、荀攸。
雖然看似有個人站錯的陣營,實際上並沒有站錯,劉備以二十場三國殺放水的代價,把徐庶從曹操這邊要回來了。
他還想要龐統,但孫權沒給。
程昱和賈詡這兩人聰明是聰明,但是計謀太極端,所以直接選擇不採納。
加上李恩和劉協,一共十四人,圍坐一堂,決定天下走勢。
當然,在開始之前,他們需要處理一下當前的皇帝,劉協。
雖然他們還沒有開始談,但不言而喻的共識自然是讓劉協禪位,只是禪給誰還沒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