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宰相!不良帥能守長安百姓,宰相,能守天下百姓!”
“原來是李鄴侯!我就說名字看著有些眼熟。”李柷忽然道。
趙匡胤也補充了一句:“噢!是那位三朝帝師、四朝元老吧,確實厲害。”
平定安史之亂靠的是郭子儀,但李泌的“挫其銳,解其紛”的戰略方針也非常厲害,就是那位肅宗李亨沒聽他的建議。
“三朝帝師、四朝元老?”朱元璋有些詫異,一旁的朱標還提醒道:“他還是四朝的宰相。”
嘶~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涼氣,下意識說道:“那這天下是他宰相的還是咱皇上的,回頭我就得把宰相這個位子去了!”
朱標斜了一眼,淡淡說:“去就去吧,回頭我再加上。”
“嘿!你小子,這宰相留著有什麼用,他能做的事情,咱都能自己做,白添他一份口糧。”
“爹,你以為誰都和你一樣,一張餅就能跑二里地呀!沒丞相輔佐,伱是不是還想把我累死。”
“你!”
朱元璋剛一抬手,朱標就竄到馬皇后的身邊,毫不示弱的還以微笑,氣得朱元璋只能拍在自己腿上
二人的父子關係,確實讓旁邊的幾位皇帝都有些羨慕。
不過,這也是他們永遠無法學習的地方,但沒有關係,他們都有各自的相處模式,給足信任便可。
朱元璋環視一圈,氣憤道;“崇禎那小子居然沒來,店長,我應該把宰相去了吧,大明後來怎麼樣了?”
撤去宰相之位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朱元璋敢肯定,歷史上的自己絕對這麼做了。
“確實,胡惟庸就是歷史上最後一任宰相,但是……”李恩笑了笑,說:“宰相就是個官職,沒了宰相也還有其他職位替代,反而會更麻煩,沒有意義。”
這話確實不假,明朝的內閣制度一開始還好,但越到後面權力越大,已然比權相的威脅性要大很多。
“胡惟庸?”朱元璋一愣。“那貨也能當宰相,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死了嗎?”
李恩有些不解,問:“崇禎沒和你說明朝那些事嗎?”
“咱讓標兒去問了呀。”
二人轉頭看向朱標,他也是看了眼自己老爹,嘆氣道:“我沒敢告訴你,省得你氣出毛病,許多事情我就自己安排了。”
朱由檢來了之後,朱元璋自然是找他聊過明朝的事情,但他只關心家人,老婆、兒子、孫子的事他都問了個遍,至於朝堂事,就讓朱標和他對接,有什麼大事說一聲就行。
可朱標居然一點沒和他說,悄摸摸自己把事辦了,朱元璋就覺得,最近朝堂事情少了,人也好像莫名丟了幾個,他一時間還想不起來。
還以為是自己老了記性差,沒想到是朱標乾的。
一般來說,太子瞞著皇帝偷偷處置大臣這種事情,放誰身上都得完蛋。
可他是朱標,所有人都會覺得很正常,包括朱元璋。
所以,剛才那句話裡面,朱元璋根本後面那一句什麼私自安排事情,只聽到朱標在關心他的身體。
於是,他拿著糕點,從一群皇帝中離開,挪到媳婦和孩子之間,繼續看劇。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確實不錯,暗線與明線交織,引人入勝,知道唐朝歷史的幾個也都討論的很暢快,在猜誰才是幕後黑手。
至於李世民,顯然不關心誰想殺死李隆基,他只知道,未來的大唐,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