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三人又約定了一些見面的事宜,還準備從店鋪裡,弄點酒水和食物過去,氣氛很是歡樂。
而且,劇中的姜維和鄧艾,也頗有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戰時的感覺,感覺蜀漢和曹魏遺志,都有人在繼承。
唯獨孫權鬱悶不已,自從夷陵大火之後,孫吳基本上沒有什麼畫面了,和三國志中,也相差不多。
估計,後世也不喜歡,在無數英雄登場謝幕的漢末,添上一筆惹人嗤笑的宮鬥戲碼吧。
看著劇中的姜維,諸葛亮連連點頭,越發滿意,只是,有個小小的疑問。
“為什麼後主劉禪,如此不信任姜維呢,明明是我愛徒,應該備受寵幸才對。”
劉備也有些納悶,他之前聽到岳飛的死因,是皇帝下了十二道金牌讓岳飛回去。
現在姜維的情況居然和岳飛差不多,他看了也很不舒服。
再記上一頓,算上姜維的。
“有沒有可能,是你出師表上,沒寫姜維的名字。”李恩忽然說道。
出師表?
諸葛亮一愣,回憶了一下劇情,他寫出師表的時候,還沒遇見姜維呢,怎可能未卜先知寫上去。
李恩看著諸葛亮繼續說道:“劉禪其實還可以吧,起碼,你定的治國方針,他一個字都沒有改,你安排的人,他一個都沒有換,你寫的出師表,他是完完全全認真照做,一字不落。”
“只可惜,出師表上的人他都用完了,也沒能匡扶漢室。”
劉備和諸葛亮對視一眼,微微嘆氣:“原來如此。”
之後的劇情,大家看著也很揪心。
鄧艾偷渡陰平,直取蜀漢,劉禪在眾位大臣的建議下,決定投降,不做反抗,其子劉諶,寧死不降,自刎於劉備廟中。
而姜維最後使出了一計看似普通的離間計,讓在座的所有謀士都瞪大了眼睛,驚為天人、
諸葛亮更是感嘆,姜維已經青出於藍,幼麟已經成長,只可惜,蜀漢束縛了他的四肢,不能任其飛翔。
一計害三賢,難度比曹操一炮害三賢更大,甚至差一點,就讓他成功,使蜀漢幽而復明。
只可惜,最後還是失敗,被大軍圍困,自盡於廟堂之上,說出那一句: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此後,劉禪在司馬昭的宴會上,說出的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也。”
直接為整部劇,畫上了最後一個句號,旁白聲也在此時響起。
【自此,結束了魏蜀吳三國之間,長達七十二年的混戰局面,天下大勢,合歸一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這首曲子只出現在第一集,以及現在。
眾人再聽一遍,心境已經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