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北軍勝,則我乘勢以取江南可也!”
兩道比曹操還要幽怨的目光盯著諸葛亮,讓他有些無從招架,只能舉起羽扇阻擋。
說實話,有點社死了,暗地裡想的壞事被曝出來,諸葛亮這臉皮也撐不住呀。
“孔明,爾也不似什麼忠厚之人吶~”周瑜冷哼兩聲,說:“子敬兄恐要遭爾欺騙。”
“呵呵,各為其主,各為其主!”
這下,周瑜倒是有些釋懷。
之前玩三國志14的時候,聽說江東背叛盟約,心裡還有點膈應,但是現在就沒有了,反正對面也沒安什麼好心。
劇情繼續,已經來到魯肅邀請諸葛亮去見孫權的時候,這次,眾人也大致明白,舌戰群儒的主角是誰了。
“主公,曹操擁有百萬之眾,假天子之命,征討四方,如不順從,只能以長江天塹與之相據,”
“今曹操既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有,其勢不可敵也,以在下愚見,不如納降,方為萬安之策呀!”
沒錯,就是我!張昭張子布!
聽到這話,還在獨自憂傷的曹操瞬間來了精神。
怎麼又來一個投降的?
難道我也是天命所歸?
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一點問題,那就是天下諸侯士族,皆懼曹操。
而且,自從他和袁紹作戰以來,投降大將無數,張郃、高覽、文聘、蔡瑁等等。
所以赤壁之戰的時候,對於黃蓋的投降,曹操也就沒有像之前那樣充滿懷疑。
可以說,打完官渡之戰後,曹操確實有點膨脹。
孫權和周瑜聽到張昭要投降,也是想起李恩之前說的話。
外事不能問張昭,問則投降,果真如此。
之後的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周瑜都是諸葛亮的個人秀,除了他自己看的津津有味之外,其他人都在喝酒。
諸葛亮之所以認真,不是為了看自己表演,而是在觀察江東士族的性格以及態度,為將來做些打算。
可是看著看著,他好像發現事情...有點不太對勁。
“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聽說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
劇裡的聲音傳出,現場突然就安靜了許多,本還在碰杯飲酒的眾人,都緩緩停下,非常想聽後面都說了什麼。
“曹操曾發誓曰,我平生有二願,一願掃平四海,成就帝業。”
“二願得江東二喬置於銅雀臺中,以娛晚年,雖死無恨矣。”
這個娛字用的有多好,你看周瑜通紅的臉就知道了。
禍從天上來?不!大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