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劉備繼續問,電視劇裡的水鏡先生就說道:“孫乾、簡雍、糜竺等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
劉備稍微有些尷尬,默默嘆了口氣。
“備與他們三人相處已久,頗受照顧,三人各有所長,絕非碌碌之輩,只不過...智非治世而已。”
“備也曾拜訪過賢才,但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唯一願真心輔佐的元龍,也為俗世所困擾。”
劉備不是不想找謀士,而是真沒有謀士願意跟他。
在這個時代,知識壟斷,只有家境富足的子弟才能讀書,厲害的謀士,無一不是出自於世家,誰看的上他這位半路出家的皇叔呢,誰敢輔佐呢?
北方世家?是覺得曹操的劍不鋒利?
南方世家?是覺得孫權好欺負嗎?
他們前一步去輔佐劉備,後一腳九族就會在泉下相遇,陳登不敢跟隨劉備,不就是有這個顧慮嗎。
諸葛瑾要不是因為在東吳地位不低,換個普通人,墳頭草都三丈餘高了。
說到底,還是劉備沒有地盤的原因。
所以,當諸葛亮願意出山輔佐的時候,他才會那麼激動。
包括孫乾、糜竺二人捨棄徐州家業一路跟隨,他都是待如上賓,從未逾越,哪怕糜芳獻城投降,也沒有牽連他。
可以說,待人這一塊,劉備做的是真不錯。
聽完劉備的解釋,眾位皇帝都有些感同身受,因為他們也發現,知識壟斷對於皇權有利有弊,但是,對於他們這樣的明主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
他們不怕自己駕馭不住人才,只怕人才太少,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開始讀書,人人如龍才好。
朱元璋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不合群了,小聲問旁邊朱標:“咱大明的人才,大多不都是平民嗎?那劉伯溫中秀才之前,家裡還是種田的呢。”
“爹,咱活在了好時候。”
朱標腦子快,立刻想到了什麼,朝李恩使了個眼色,暫停一下,然後站起身,說:
“抱歉,各位叔伯!朱標忽然想起一件事,紙是東漢年間改良推廣大範圍使用,但是,活字印刷術卻是北宋年間產出,才導致書籍無法推廣,大量人才皆出自世家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等皇帝立刻坐直身體,立刻來了興趣,問:“什麼是活字印刷術?”
嬴政:“什麼是紙?縑帛嗎?”
“…”
朱標也沒有停頓,立刻把造紙術以及活字印刷術都說了一遍,眾人連聲驚呼,眼睛越發明亮。
“此法可願意用積分交換?”
“不!”朱標義正言辭的抬手拒絕,但很快一轉話鋒說:“我們現在的東西,都是基於前人所發明改造,怎可要好處呢,朱標明日就將字版準備多份,贈予大家。”
他又看向嬴政,禮貌說:“還會另準備一份造紙術的流程。”
“好!”
眾人紛紛站起,端起酒敬了朱標一杯,誇讚朱元璋生了個好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