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燁瞬間從夢中驚醒,身上的冷汗浸溼了內裡的襯衣。
透過陽臺落地窗,他發現市區中心的傳送門正在發生鉅變。
當然,不止北境燕城的傳送門,還有位於南境滬都一座。
斯洛恩聯邦東境的一座。
艾瑞肯合眾國兩座。
奧斯利亞聯邦一座。
凱納達聯邦一座。
布拉西爾共和國一座。
環繞太平洋,共計八座巨型傳送門,同時綻放出耀眼的藍色光幕。
光幕持續了幾秒鐘時間,隨後裹挾著磅礴的能量流直衝雲霄。
並在高空中相互連結,延展成一個內裡閃爍著星辰的超巨型蟲洞,面積堪比整個太平洋海面。
緊接著,一顆比藍星體積小了二十多倍,質量相當三十分之一的域外星體從蟲洞中緩緩鑽出,並逐漸沒入海水之中。
在行星引力下,太平洋板塊迅速升溫,數千米高的海浪帶著水蒸氣湧向大陸。
而這顆域外星體,則破開太平洋板塊,逐漸熔入地幔,直指藍星地核。
伴隨著驚人的能量波動,地面傳來劇烈的晃動,第一輪強震開始了。
林燁看了眼牆上的時鐘,發現災變程序竟然提前了整整三個小時。
燕城市區的建築盡數坍塌,市中心的高層小區和商業大廈,也在堅持了片刻後,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齊齊傾倒,揚起百米高的煙塵。
強震持續了整整一分鐘,在地磁、地電場的急劇變化下,天幕之中出現了藍綠色的光芒。
這同樣也是海嘯的徵兆。
接下來的數個小時內,人類還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具毀滅性的超級海嘯,但沿海城市卻並不會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
因為域外星體熔合的速度,比想象中還要快,受到擠壓的地幔將各個大陸板塊託舉起來。
而後又由於地心引力的失衡,陸地板塊開始緩緩升入高空。
十米、百米、千米?
都不對,是萬米!
除了被撞碎的太平洋板塊,其他的板塊將全部上升到了萬米高空之中,並穩定懸浮於此,成為浮空大陸。
這就是行星融合!
失去了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擠壓,失去了地幔的託舉,華國所屬的陸地板塊本應沿著斷層帶向四個方向分裂。
但此時,熔化於地幔當中的域外星體岩層,會因為地表壓力的減小,從地殼斷層帶縫隙中湧出,繼而將破損的大陸板塊重新粘合在一起。
域外星體上的堅冰融化成水汽,與海洋蒸發的水汽相互融合,待災變第二階段結束後,將會化為一連數月的暴雨,沖刷著新的藍星。
而星體所攜帶的特殊元素,經過與藍星熔岩的高溫結合,變成了末世中最為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