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大砍刀一直往地勢高的地方走,其實胡小刀心裡也沒底,因為理論上說這裡如果有部落,那麼肯定在山下的機率要大一些,這裡人的習慣是靠水建立居住地。
十幾分鍾後胡小刀停止了腳步,抬頭看了看半山腰,此刻已經來到了他下山時候的盲區,之前走的路都是他下山時從高處看到的路況,再往前就是未知區域了。
一邊看著指北針一邊往前走,胡小刀走的相當慢,離開山體越遠,森林的密度也就越高。
不過好在雜草的密度降低了,兩米多高的雜草也漸漸恢復到幾十公分甚至二三十公分的高度,只是荊棘還是有的。
近一個小時後,胡小刀才徹底停下了腳步!
眼前雖然也是叢林密佈和其他地方沒什麼兩樣,但胡小刀卻發現了一座座小土丘,前面還豎立著長方形的石頭。
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密密麻麻的土丘外圍,都被人用繩索在樹與樹之間連線起來,樹上還繫著三角形的彩色布片,似乎和圍牆的意思差不多。
胡小刀上千扯下一塊布片拿在手中仔細觀察,從顏色被風化的程度上來看,這塊布片絕對不會超過三年——這裡有人!
正在想著,對面叢林裡忽然傳來了古老的吟唱聲。
&np;amp;¥&¥”
唱的什麼胡小刀完全聽不懂,但是從音節的吐納方式來看,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語言,音域非常長,不像現在說話那麼簡單。
在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吟唱中,胡小刀感受到一個民族的偉大,也對這種神秘的禱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聲音越來越近,胡小刀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了,他後退至深林裡,拿出望遠鏡仔細盯著聲音的來源地目不轉睛地觀察著。
現在南美洲任然有許多部落並沒有暴露在現代人的世界裡,他們還遵從著古老的生活習慣和獨特的祭祀方式。
不過至於吃不吃人這個問題,那就要看運氣了,一般來說部落制攻擊性和排外性都很強,自己是就在這裡觀察還是深入瞭解,還得先看看再說。
終於,四名抬著類似滑竿的人抬著一個滿身獸皮獸骨的人出現,滑竿上的人體態健碩,雖然身體肥胖,但似乎極有力量,不像現代人的虛胖。
他雙目微閉,臉上塗滿了油彩身上佈滿了刺青,帶著獸骨和羽毛製成的毛子,乍一看和印第安人差不多,可實際上有本質的區別。
印第安人頭上的羽毛大多數較高,而他頭上的羽毛則比較短小,似乎僅僅是為了美觀才裝飾的,並不是為了凸顯尊崇!
滑竿後面,兩行人緩步跟在後面,隨著吟唱的音符起落,所有人也時而跪拜時而站立,所有人顯得虔誠之極。
胡小刀還注意到這群人年齡大約都在14到45歲之間,而且全部都是男性為主,一個女人都沒有。
在陸續出現上百人之後,又出現十六人抬著的一具棺木。
說是棺木,其實是一截大樹改裝而成,只不過大樹外部堆滿了鮮花和各種獸骨,看起來裡面的人似乎極有身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