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直徑在20公分,高度在40公分左右的一個小匣子,非常類似古代的飯盒,不過胡小刀不敢確定。
隨著萬眾矚目的目光,胡小刀輕易開啟了蓋子。
映入眼前的——是一件充滿美洲風情的彩色陶器製品。
“我靠!刀哥你發了!”
“一百萬,刀哥這罐子我要了!”
“一百萬?五百萬刀哥,不行八百萬,我收了!”
“別嚷嚷了,也許是刀哥的道具組來忽悠我們的呢!~嘿嘿嘿……”
直播間此起彼伏的討論聲胡小刀倒是不在意,他此刻注意力完全沉浸在這個罐子身上了。
這是個圓形的罐子。
沿口有型相連的花紋,可能意味著一重重大山相連,直達天際的意思!
中間一面雕刻了一張人臉,從外貌上看,這個人種正是安第斯人或者瑪雅人,眼睛沒有眼球,被塗成紅色顯得格外生動。
這張人臉大概佔據了整個圓罐一半的位置,圓臉後面,也就是罐身另一半則有十八個方形的圖案,每一個方形紅框裡都有不同的圖案。
胡小刀自問不懂遠古象形文字,只能從幾個最簡單的圖案看出一點端倪。
其中第一幅圖案描繪的是一些蜀黍,還有刀具,形容的應該是豐收的畫面。
另一幅是一個孩童,頭頂是太陽,象徵著生命。
第三幅是很多小點,胡小刀看了半天才明白這是下雨,雨水滋潤著萬物。
其他的胡小刀是怎麼也看不明白。
底座倒是簡單,一圈圈的水波紋盪漾在底部,和上面的山峰形成了一道相對應的畫面。
特別注意的是整個罐子沒有把手,看來不是飲水用的,應該是獻祭用的。
開始的幾幅圖片預示著風調雨順,表達了古人對待未知力量的敬畏。
胡小刀並沒有把罐子帶在身上,而是重新放回匣子裡埋在地裡,他還要探險,帶這個罐子肯定不太方便。
埋好之後,出了門繼續往裡面走,只不過裡面有的地方開始滲水,路況並不如開始那麼好走。
木質的框架有的地方也坍塌了,木樁上還有綠茵茵的苔蘚,一些蝸牛和老鼠在胡小刀的眼皮子底下跑來跑去,胡小刀假裝沒看見繼續往前走。
終於,胡小刀腳下出現了“啪!”的一聲輕響。
並不是骨頭之類的斷裂聲,而是清脆的水聲。
礦洞終於出現了積水,這情況喜憂參半。
喜的是胡小刀根本不用擔心水源不夠了,當然地上的水胡小刀肯定不會喝,他只要拿著工兵鏟挖幾下就會有乾淨的水源不斷的湧出來,這些都是地下水。
憂的是這裡地勢不斷下降,胡小刀怕前面的道路被水淹沒,自己根本無法前進。
這次礦洞探險的他根本沒帶潛水用具,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揹包是防水的,即使自己潛水,只要把包內的空氣排放完畢,潛水幾乎沒有什麼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