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到什麼食物,每天就吃什麼食物,這是雍古族一直以來的生活規律。
上午狩獵魟魚的活動結束後,胡小刀等人回到部族,毫無意外,迎來的午餐,就是一頓全魟魚宴。
烹飪的方法也就兩種:水煮和火烤!
水煮的那種黏糊魟魚泥,胡小刀有點吃不習慣,不是很喜歡,不過火烤的魟魚肉,倒是讓他覺得很不錯。
而且,它的烤制的方法非常容易,也可以稱之為簡單粗暴!
先從火裡面掏出一些未燃盡的木炭,接著在魟魚嘴下五公分,腹部凸起發黃的位置,割開一個口子,取出裡面的魚肝。
接下來的程式很隨意,只需把魟魚和魚肝,直接放到木炭上,期間適當翻面,等它變熟即可。
至於粘在魚肉上的木炭,你完全可以無視!
這裡的木材沒有任何工業汙染,吃下去並不會有什麼危害!
而且——
由於木炭具有不被人體吸收,且吸附有害物質的特性,在某些緊急境況下,如果把木炭磨細吞下去,還能夠起到解毒的功效。
儘管這種方法並沒有臨床實驗,但是生物學家在一些沒有藥品可用,和人類身體結構差不多,只是智商有所不同的靈長類猴群中,發現經常會有猴子專門去食用木炭,用來化解身體內積累的毒素。
這也算是從側面印證,木炭對人體來說,具有解毒這個特性!
中飯過後,因為今天是胡小刀在島上的最後一天,根據雍古族的習俗,約克需要去準備一些送行的禮物。
所以他找來了一名50歲左右,名字叫做阿魯瑪,生存經驗豐富的雍古族大媽,以及一群不用讀書,每天只需學習生存技巧的小朋友,帶領胡小刀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出發之後,一路上多了一群嘰嘰哇哇,靈活如猴子的雍古族小孩,倒也增添了不少歡樂的氣氛。
直播間的觀眾們,看著這群光著腳的小朋友,卻能在荊棘斷木的樹林裡健步如飛。
回想著自己走個按摩石,都會疼的齜牙咧嘴,心裡忍不住升起一個念頭——服!大寫的服!
半個小時後,阿魯瑪帶著胡小刀,來到一處開闊的叢林地帶。
小朋友們一進去這裡,彷彿城市裡的小孩,看到大型遊樂園一般,呼啦呼啦的四散跑去。
阿魯瑪衝孩子們喊了幾句土著話,從她的表情可以猜出,應該是小心注意安全之類的意思。
接著她從一棵低矮的樹上,摘了幾顆指頭大小,綠色橢圓的小果實,簡單解釋一番,接著便遞給了胡小刀。
“謝謝!”
胡小刀雙手合十,擺了個雍古族的禮節,嘗試著吃了一顆,接著觀眾們說道:“這種果實叫做‘蒙舅舅’,是這裡的一種野果子,咬下去有點脆,甜絲絲的,沒有什麼水分,整體口感麼,有點像國內的鮮棗。”
品嚐完第一種果實,兩人繼續前行,來到一叢低矮的灌木前。
阿魯瑪繼續講解,胡小刀加入自己的理解後,同步翻譯到直播間。
“這種長得像小胡瓜,外表凹凸不平的綠色果實,在這裡被稱之為野蘋果,聽阿魯瑪的描述,它吃起來的味道,和蘋果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