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馬路上的十字路口,經常有烏鴉等待紅燈的到來。紅燈亮時,烏鴉飛到地面上,把胡桃之類的堅果,擺放到停在路上的車輪胎下,等交通指示燈變成綠燈,車子把胡桃輾碎。
當訊號燈再次變成紅燈的時候,烏鴉們會重新飛回到地面上,悠閒的享受地上的美味。
這件事情足以證明,鳥類的學習能力,早就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
小閃電這個關門的動作看似簡單,但是表露出的非凡學習能力,足以讓所有人驚歎。
更重要的一點是,它現在還只是一隻幼鳥,等以後成年以後,它還會有著什麼神奇的表現,不僅是觀眾們,就連胡小刀也異常的期待起來。
小插曲過後,帆船在左側風的推動下,帆船向著右邊傾斜10多度,保持著20節的速度,向著南海直線航行著。
華國做為世界經濟第一的大國,每年運載的總貨量非常龐大,陸運和航運由於受到一些地形和運載工具的限制,運載量非常的有限,因此最主要的運輸線路,還的依靠速度慢,但是運載量大的海運。
胡小刀架勢帆船一路行駛過去,幾乎每隔兩三分鐘就會遇到一艘貨輪!
上百萬噸級的超級貨輪,那比肩航空母艦的龐大體型,就算隔著幾海里的距離,也會讓人有種發自內心的壓抑。
十萬噸級的貨輪是主流,有時候同一時間還會看到兩三艘,或許是看的多,反而產生了視覺疲勞,並沒有第一次遇險時候的驚歎。
至於萬噸和幾千噸級別的貨船,以及各種的商業漁船,見慣了大傢伙的觀眾們和胡小刀,早就習以為常,沒有任何的好奇之心。
但是頻繁的避讓主航道上的貨輪,始終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胡小刀為了節省過多的操作,更是為了安全起見,他不得不把帆船儘量靠近近海行駛。
不過——
近海大陸架位置的貨船雖然少了,另外一件麻煩事卻悄然出現!
居住在海邊的漁民,除了駕船出海打魚之外,通常都會選擇合適的近海大陸架,佈置大型漁場養殖諸如海帶、紫菜、龍蝦之類的海產品。
有漁場就會有附帶的非海洋產物,比如廢棄的舊漁場,意外脫落的漁網等等。
經過微波盪漾的海面掩飾,肉眼和儀器根本看不到海面下,那些細小但是卻異常堅固的漁網。
因此駕船出海會不會遇到這些東西,一切只能看運氣!
儘管胡小刀心知這種情況的存在,但是和危險的大貨輪相比,兩者的選擇面一目瞭然。
再之——
胡小刀覺得自己的運氣一向蠻不錯,應該不會遇到漁網勾住帆船的事情。
九月九號下午5點49分,出海航行接近9個小時,降落西海的太陽,出現在正前方的海面上。
保持20節速度航行的銀白色的“乘風破浪號上”,在晚霞的映襯下,宛若披上了一件橘紅色的戰凱。
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
然而幾分鐘後,在風力一直保持在12節左右,沒有任何變化的的情況下,帆船前進的速度,卻明顯的開始慢了下來。
也就在同一時間!
“滴滴滴……”
刺耳的警報再次衝出船艙,傳向甲板上的駕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