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椿在場頭放肥料那家熟人那裡借了一挑籮筐,把八十斤一包的魚蛋肥分成兩包,挑著回到家。
媽媽和哥哥正在平整水田,見山椿回來,十分高興,從田裡起來,收工回家。
“媽媽,我買了一包魚蛋肥,”山椿對媽媽說。
“尿素肥,一包,你怎麼買到的?”媽媽看到山椿挑回來的魚蛋肥,知道這是緊俏貨。
“找我們黃蓮鄉供銷社的熟人弄的。”山椿很得意。
“我還給二爺買了一條煙,精裝紅梅,也是要開後門才買得到的。”山椿從草綠挎包裡拿出一條煙。
“哦,這是好東西,你二爺該高興了。就是還有樂隊長他們,還有這些鄰居本家怎麼辦。我看你拿五包給你二爺,其他的,有人來耍時敬給他們吸吧。”媽媽想得周到。
“工作怎麼樣?”午飯時媽媽問。
“挺好的。”山椿回答。
“哦,沒人欺負你吧。”媽媽問。
“沒有,我也是幹部哈。”山椿在媽媽面前也是很得意的。
“不是說招聘幹部沒人看得起嗎?”媽媽可能也聽到了些對招聘幹部的說法。
“哪能呢,招聘幹部也是幹部嘛,也是在鄉政府上班,出了政府門,也是一匹官哈。”山椿曬皮笑臉。
“伙食好不好?”媽媽又問。
“好啊,天天白米飯,有肉吃。”山椿在家裡是少有白米飯吃,很久都不見肉。
“貴不貴?不貴啊。”媽媽關心了伙食,又關心著錢了。
“一角三分八的米,有好貴?”山椿說。
“你不是沒一角三分八嗎?”媽媽有些疑惑。
“我沒有鄉上有啊,也按一角三分八算我的錢。”山椿笑得很愜意。
“哦,這樣好。”媽媽心裡高興。
“媽,你放心,餓不到我的。你拿的糧票和錢也沒用脫。”山椿想起去上班時媽媽給自己的糧票。
山椿把三十斤全國糧票拿出來還給媽媽。
“你沒用?”媽媽問,這娃咋沒用呢。
“沒有啊,下村吃飯給錢他們不收,伙食團吃一個月結帳,也沒要糧票。錢嗎,我已發了一個月的工資,一共四十一塊。”山椿說。
“半個月就四十一塊?”媽媽想起山椿只上了半個月的班。
“政府規定十五號前上班的都發一個月的工資,三十七,加四塊下村補助。我這裡用了點。我下午把這四十塊錢給胡仁昌拿過去,他說要去打工,可能是缺路費的。媽錢我就不給你了哈。”山椿說。
“不用給,以後你的錢自己安排,家裡不要。你工作了,不支出你那生活費用學習費用就給家裡節省了。”媽媽笑呵呵地說。
石龍村是黃蓮鄉比較富足的一個村,前次山椿去黃蓮村時從把手巖上去,就是石龍村村部。從這裡可以通向黃蓮村、鐵碑村、水竹村,是一箇中心村子。
這村子也出人材,鄉長朱萬山的家就在村部前面的一個大院子裡,朱萬山的哥哥朱萬刃在縣政府裡上班,現在弟弟朱萬水也考上了鄉幹部,一家三兄弟都是政府官員了。唯一遺憾的是朱萬水是招聘幹部,沒有跳出農門,不過這樣的一門三兄弟在當地也算得上是體面風光了。
朱萬山的父親是黃蓮鄉的老幹部,退休在家,母親是地道的農婦。
在朱萬山的隊上,還出了三個教師,兩個鄉上的五員,一個信用社的主任。廣播員夏老師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大家都說這石龍村人傑地靈出人材。
石龍村的小學校傍邊有座石龍廟,也是香火旺盛,wg中損毀不少,如今又重修重塑,小具規模。
今年的清明節,天氣清明,風和日麗,涼爽宜人。在朱萬山竹林掩映的小院裡,壩子中間擺了桌子放了茶水和瓜子糖果,朱萬刃、朱萬山、龔同庚、夏老師在一起打著長牌。鄉廣播員夏老師是朱家的姑爺,所以在座。
朱萬水在忙前忙後端茶遞水。朱家老爺子在壩子邊的桂花樹下躺椅上養著神。老太婆帶著朱萬山的妻子和小女兒朱春霞在廚房裡忙著茶飯。
雞和狗在戲耍追逐,鴨和鵝在院壩外的池塘裡遊弋。好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園風光。
“呵呵,老龔啊,這次小弟的事多虧了你幫忙哦。中午得好好敬你兩杯。”朱萬刃出著牌對龔同庚說。
“哪裡,哪裡,那是他自己考得好,運氣也好。”朱萬刃說話很誠肯,讓龔同庚很感動。
“運氣是好,就是考差了那麼一點點,要不是老哥出手,肯定沒戲,是得好好喝一杯。”朱萬山也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