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紀律我就不多講了,在鄉上的時候每個鄉主考的都已經講了。我要強調的是安全,進了縣城,大家新奇,很正常。但我們是來考試的,就不要到處跑,防止受到傷害。晚上吃了飯,各自在房間裡好好休息,養足精神迎接考試。本來是要開一個全體人員會議的,可沒場地。注意事項和考試安排,我都寫在紙上了,每個小組一張,各小組拿回去宣讀。你們每個組長雖然是臨時的,但要切實負直責任來。我晚上會抽查巡查的,發現調皮搗蛋的,取消參考資格。聽明白沒有?”
“明白了。”大家一起回答。
“還說五個事兒。第一,這次一百多人,我一個人帶隊,忙不過來。章山椿為我的聯絡員,幫我傳達聯絡各小組。第二,吃飯沒統一,我在旅館傍邊聯絡了一家館子,你們各小組可以統一行動,也可以自由行動,但吃飯就近為好。第三,明天上午,九點開考,我們七點起床,七點半吃早飯。八點在門口集合,統一到北門橋小學看考場,找考室。不然有的同志找不到考試地點。第四,准考證,各組帶回,發到每一個參考人員手中。不得弄錯弄丟。到時憑準考證才能入場。第五,每場考試交卷後,因為交卷有早有遲,就不統一行動,自行回房間,路上不得亂跑,注意安全。”
“我們是全組統一吃飯,還是各自行動?”山椿在張竹的房間裡開全組會議,宣讀完紀律制度和五點注意事項,然後問大家。
“我們自己吃。”山椿話音未落,王曉梅便回答到。
“你們是指哪些?”山椿問。
“我和我叔、我哥。”王曉梅還是不可一世。
“好的。你哥什麼時候到,叫他去田書記那裡,田書記找他。”山椿說。
“其他人呢?”山椿又問,並指了指王芳。
“我們十個人正好一桌,我和你們一起。”王芳答到。
“嗯,行。就這麼辦。張竹,你是大哥哥,你多操點心。”山椿對張竹說。
“好呢。就是吃飯時照顧一下我們這些貧下中農,吃得太好,我們承受不起。”張竹望著王芳笑笑。
“我又不是地主老財,沒事兒,聽你安排。”王芳也笑笑。
“沒了權貴,什麼都好說。”魏強盯著王曉梅說道。
“你管得寬。”王曉梅也不示弱。
“好了,張竹,帶大家去吃飯吧。我一會兒就到。你準備十一個人的飯菜。”山椿忙打斷王小梅,安排了吃飯。
“田書記,走,吃飯去。”山椿來到田書記房間。
“好的。你們組是統一行動嗎?”田書記問。
“統一不起來。”山椿說。
“什麼意思?”田書記沒明白山椿的意思。
“我們十個統一,他們三個單幹。”山椿回答。
“哦。那我加入你們,一個人吃沒意思。交多少錢?”田書記笑笑。
“我已經叫張竹他們先去了,安排子十一個人的飯菜。至於錢,吃了來算,這些我交給張竹負責。”山椿說。
“好呢,不錯,曉得將將。”田書記說了一句,山椿聽得,知道是在表揚自己。心道,讀了王熙鳳協理榮國府,還是有好處啊。
“今天的兩堂考試如何?”吃過晚飯,田書記叫上山椿去散步,來到清流河邊的石板路上,田書記問山椿。
“還行吧。”山今天的考試很輕鬆。
“你們幾個才畢業,又在學校復讀的,應該沒問題。”田書記分析道。
山椿點了點頭,沒吭聲。
“這次的考試,我們南津區競爭可能會很激烈。”來到山上,奎閣下面,田書記招呼山椿在一塊光滑的大石頭上坐下。
山椿仍就沒吭聲,靜靜的聽著田書記說話。
“改革開放後,打破鐵飯碗,各行各業都不準頂班了,幹部隊伍也一樣。我們普慈縣和全國一樣,幾年下來,幹部隊伍就差了很多編制。前次開會通報的全縣,鄉團委書記、婦女主任、公安員、民政助理員就差編368人,我們區差36人。這次招聘幹部,全縣的差編全部招聘補齊。縣上原先發的檔案,是全縣統招,可下午組織部又叫我們各區帶隊的去開了會,說是不統一劃錄取線了,以各區劃線統招。”田書記說。
“有什麼區別嗎?”山椿問。
“當然有。全縣十個區,我們區和縣政府駐地清流區是兩個大區,人口最多,參加競爭的人就多。我的主張和區委的意思是多送點成績好的人參加統考,多出點人才。可這下,以各區劃線招人,競爭當然就會更激烈了。”田書記說。
“這到是,不過,清流區應該還要激烈一些吧。”山椿問。
“這到不會,清流區這次是最不激烈的。”田書記說。
“為什麼?”山椿不解。
“清流區是縣政府駐地,以前政府幹部配備就強一些,不準頂班後,缺編是最多的,這次招聘的名額有五十八個。但是,清流區人口多是多在縣政府駐地清流鎮的城市戶口人員,農村人口比我們區還少兩萬多一點。本來是想照顧一下城裡那些待業青年,可是,從這次報名情況通報看,全縣沒有一個城市戶口青年報名,他們是吃一角三分八的,歷來就是政府要安排工作的,現在還沉浸在過去的思維中,不屑這種聘用制的工作。這樣一來,清流區是沒啥競爭的。”田書記分析道。
“哦。一角三分八是什麼意思?”山椿有些不解,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