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向文聘道:“據說,先荊州牧臨終前還相信著文將軍,相信文將軍能夠善待公子。”
文聘陰沉著的臉這才舒緩開來道:“所以,此次你來做說客,有何保證公子能夠不被迫害?”
諸葛亮這才將第五個袋子遞給文聘道:“這是吳侯讓我轉交給公子和文將軍的。”
文聘接過袋子,開啟,看了一眼,吐了口氣,然後將袋子遞給公子劉琦道:“公子,可以考慮。”
劉琦接過袋子,開啟,只見裡面是江夏郡的印信。
劉琦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道:“如果公子和文將軍願意歸順,公子你可以做江夏郡郡守。”
“江夏郡現在並無戰事,而且處在江東和荊州之間,以後被牽扯到戰爭的可能幾乎沒有。”
“吳侯以為,公子可以在江夏養老。榮華富貴,衣食無憂不說,也不用擔心任何時候,吳侯以任何方式徵調你上戰場。”
“而且,公子坐鎮江夏,可以監督荊州,看看吳侯會不會善待荊州百姓。”
“荊州畢竟是先荊州牧打下的基業,想必公子也關心荊州百姓未來的發展。”
又看向文聘道:“至於文將軍,如果文將軍稍微瞭解吳侯,就應該知道吳侯一向知人善任,而且不在乎出身。”
“吳侯拿下徐州,徐州降將張遼如今坐鎮合肥,直面許都和壽春。”
“於江東而言,襄陽、合肥和廣陵是極其重要的防線。合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吳侯卻將如此重責委託給張遼,這代表什麼,文將軍應該清楚。”
“換做任何一個其他諸侯,這可能性有多大,文將軍也應該清楚。”
“還有徐州,如此四戰之地,吳侯卻沒有委託給程普、朱治等老將,而是委託給趙雲,一個文將軍可能聽都沒有聽過的將領。”
“為何?”
“因為,吳侯才是天下明主。”
“他用人從不在乎身份和地位,而在於此人是否真有才華。”
“文將軍才華卓越,一直為荊州坐鎮荊北,抵禦北方可能之敵,經年累月,從未出錯。”
“此時吳侯正是用人之際。”
“我來時,吳侯就說過,文將軍是大才,拿下荊州之後,荊州防禦要務,還要多多仰仗文將軍。”
“至於文將軍旗下將士,吳侯也不會更換。”
“只是要換一些荊北各郡縣的非軍事官員,希望用更多的人才,為荊州百姓謀取更多福利。”
公子劉琦再次看向文聘,臉上隱隱有些期待。
面對城外如此大軍,他早已害怕。
更何況,他也清楚自己並非父親那般有才華,能夠守住荊州。
文聘聽諸葛亮這麼說,又見公子劉琦完全沒有抵抗之心,長長嘆了口氣道:“我願意投降。”
公子劉琦也道:“我也願意!”
諸葛亮笑著對公子劉琦道:“公子,以後我們還能時常探討學問,把酒言歡!吳侯之前許諾過我,為我尋找天下書籍。屆時,我們可以一起研究。”
公子劉琦重重點了點頭。
文聘見狀,對公子劉琦道:“公子,我們帶上印信,出去迎接吳侯進城吧!”
公子劉琦應了一聲。
說完,讓諸葛亮帶頭,他和文聘帶著城內將領,捧著印信,出城迎接。
城外江東將士見諸葛亮帶著公子劉琦和文聘等將領出城,紛紛歡呼起來。
陸翊也鬆了一大口氣,策馬上前。
南宮雁和施桓、高順則帶著陷陣營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