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翊輕輕將徐庶朝著眾大臣方向推了下,道:“去吧!”
徐庶這才回到自己座位,跪坐了下去。
他的心裡隱隱有些激動。
跟著太史慈這麼久,他一度懷疑陸翊已經忘記他了。
沒想到,非但沒有忘,還給了自己立大功的機會。
如果能夠協助徐州騎都尉趙雲守住徐州,抵抗袁紹南下,絕對是大功一件。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能夠驗證這些年自己在兵法上所學。
這些年跟著太史慈,雖然也時常展現自己的才華,但是,終究是作為副手。
關鍵時刻,往往都是太史慈拿主意。
他有時候雖然覺得有更好的想法,卻不敢表現出來。
作為副手,表現得太過鋒芒畢露,不懂藏拙,會讓主將有所忌憚。
這是他早年學習刺殺之術時牢記的。
陸翊看了一眼座位上還有些激動的徐庶,笑了一聲。
這些歷史名將,其實,也都是普通人。
只是歷史的濾鏡,將他們神話了。
他們也需要關懷,也會喜怒哀樂。
希望自己隨著位置越坐越高,不會忘記作為普通人的情緒吧!
眼看著眾人差不多來齊了,陸翊才跪坐回自己的位置,對陸遜道:“早會開始。”
陸遜站起身,大聲道:“諸公,早會開始,安靜!”
所有文武百官紛紛回到各自位置,齊齊朝陸翊行禮道:“吳侯!”
陸翊笑道:“直接議事吧!”
陸遜展開一個卷軸道:“今日議事,以兩事為主。”
“一,徐州傳來戰報,袁紹擊敗公孫瓚,令麾下大將文丑率六千騎兵,聯合青州刺史袁譚五萬弓步兵南下徐州,已經攻克琅琊郡,兵臨彭城,徐州騎都尉趙雲已經馳援彭城。然袁紹增援三萬將士,即將再次南下。請諸公商議,該調遣何人為主帥,何人為將,增調多少兵馬,馳援徐州。”
“二,和袁紹、曹操相比,我江東水軍為優,陸戰略差,尤其缺乏騎兵。吳侯決定,在馳援徐州,力保徐州之餘,謀劃關中和隴西。”
“然,一來,我江東近年來連年征戰,百姓和將士都疲憊不堪,不堪重負。”
“二來,我江東和曹操已經達成同盟,在擊敗袁紹之前,必須維持雙方互相合作,互不侵犯之局面。”
“因此,吳侯以為,目前江東,只能維持徐州一條戰線。”
“拿下隴西和關中,目前只能做到讓隴西和關中維持戰亂局面,甚至和曹操、袁紹保持敵對關係。”
“請諸公推薦,派遣何人執行此事。”
“諸公可以自薦。”
“促成隴西和關中戰亂之局面者,將來拿下隴西和關中時,不論身份和官職,賞萬金,上表天子,封北地亭侯。”
陸遜說完,合上卷軸。
大廳裡的文武百官瞬間炸裂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