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八年三月初十,吳國夫人黃月英和曹節發明了泥土活字印刷術。
泰安八年七月初一,吳郡大學的紙張工匠再次尋找到稻杆、玉米杆等紙張的製作方法,將紙張變得更加柔順,價格變得更加便宜。
泰安八年九月初十,吳國透過了吳王陸翊提出的每年六月六號、七號和八號三天科舉考試,每年九月初一入大學的規定。
泰安八年十二月初一,陸翊第二次辭讓許都天子的禪讓請求。
泰安九年三月初一,陸翊提出遷都,將都城從吳縣前往長安,以方便將來的繼續征戰。
泰安九年四月十二,群臣會議,正式透過吳王陸翊提出的遷都要求,吳國正式遷都長安,並且將吳縣作為陪都。
泰安九年六月初七,科舉考試向全國推廣,天下九州統一科舉考試。
泰安九年十二月初一,許都天子第三次向吳王陸翊提出禪讓要求,吳王陸翊再次拒絕。
泰安十年二月初五,吳郡大學左慈帶領一幫方士發明了水泥。
泰安十年五月初一,吳王陸翊提出在長安成立第一所工學院。
工學院招收醫工、紙匠等各方面的學子。
泰安十年七月初二,陸翊提出建立第一個國家圖書館,位置就在王宮邊上,並且倡導各個州郡的世家大族各自出錢出力,在各個郡縣建立圖書館,收藏各類書籍,方便各個學子讀書。
泰安十年十二月初一,許都天子第四次提出禪讓請求,吳王陸翊這次才正式登受禪臺稱帝,改元國安,大赦天下。
國安二年三月初五,天子陸翊在長安正式召集文武百官,冊封南天門三十六功臣。
經過長達半年的商議,最終冊封三十六功臣,並且選出了他們的名場面,依次為:
第一,劉曄,名場面:製作霹靂車
第二,魯肅,名場面:圩臺擊敗呂布
第三,陳登,名場面:率軍攻破荊州
第四,賈詡,名場面:壽春甕中捉鱉,擊殺許攸,擒拿張郃
第五,徐庶,名場面:徐州保衛戰氣死周瑜
第六,趙雲,名場面:徐州斬文丑
第七,龐統,名場面:內黃率袁譚大軍抵擋袁尚大軍
第八,鄧芝,名場面:潼關之戰
第九,朱治,名場面:荊州之戰
第十,程普,名場面:接受交州牧士燮投降
第十一,太史慈,名場面:夏口之戰
第十二,顧雍,名場面:和天子在區阿見孫策,保住陸家和顧家
第十三,陳宮,名場面:許都之戰
第十四,張遼,名場面:擒拿烏桓單于樓班
第十五,南宮雁,名場面:單挑孫策時期程普、朱治、宋謙、陳武等將領
第十六,施桓,名場面:和南宮雁雙擊呂布
第十七,田豫,名場面:徐州斬顏良
第十八,張繡,名場面:徐州保衛戰
第十九,諸葛亮,名場面:平原戰不戰而讓朱靈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