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辛評從牽招口中得知袁譚的實力之後,建議袁尚從後軍分出一萬兵力,讓牽招帶領,緊急馳援界橋,以防徐州大軍從平原登陸,然後襲擊界橋,從而切斷幽州和鄴城的聯絡。
雖然界橋已經有大將朱靈和呂曠帶領近一萬將士鎮守。
此次讓牽招率軍一萬前往,算是保險起見。
畢竟,如果徐州真的從平原登陸,進攻界橋的話,那必定是徐州都尉趙雲率領。
對於趙雲,整個趙國都有所耳聞,而且很忌憚。
此人出身常山郡,曾經是公孫瓚旗下猛將。
之後,因為兄長亡故,趙雲辭別公孫瓚歸隱山林。
後來吳王陸翊率軍進攻徐州,趙雲和吳王手下的區阿小將、施桓三英戰呂布,將呂布活捉。
趙雲初次加入吳王陸翊帳下,就被吳王陸翊力排眾議,委任徐州騎都尉。
他沒有辜負吳王陸翊的期待,在大公子袁譚帶著顏良、周瑜等文臣武將,還有數萬大軍進攻徐州之時,頑強擊退大公子袁譚的大軍,甚至擊殺了河北四庭柱之二的顏良和文丑。
而這,成為了趙王袁紹一生的痛。
就連二世三公出身的周瑜,也死在這次戰役之中。
再後來,曹操退離中原,趙王袁紹突襲中原之時,趙王親率大軍進軍許都,大公子袁譚和二公子袁熙奉命率領十數萬大軍進攻徐州。
又被趙雲率領徐州軍團抵擋在泰山、平原一帶。
對於趙雲這個名字,現在趙國文臣武將都有些犯怵。
甚至於,趙雲旗下的將領,稍微有點名聲的,趙國人都能記得。
趙雲不說。
像張繡,武威名門張家之後,董卓作亂之時,武威名將張濟之侄,曾經殺得曹操丟盔棄甲,甚至葬送了長子和貼身猛將。
像田豫,亂軍之中砍下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首級!
像魯肅,第一次統帥將士作戰,在圩臺一戰擊潰呂布的狠人。
等等。
面對著如此龐大的猛將軍團,其實,辛評讓牽招再率領一萬大軍馳援,還是有些不放心。
可如今鄴城城內已經沒有了可靠的將領。
更沒有更多的將士。
只能這樣了。
好在公子袁尚已經緊急派人前往幽州治所薊縣,希望二公子袁熙能夠即使率軍馳援。
相信二公子袁熙也能明白當今局面。
他若不率軍援助,到時候,界橋被徐州拿下,那趙國只能坐等滅亡了。
牽招接了袁尚的命令,帶領著張飛,馬不停蹄地率軍趕往界橋。
還沒有到界橋,就見到從平原逃亡鄴城方向的百姓。
果然如謀主辛評預料的那般,徐州軍團和青州牧臧霸匯合一處,近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度過黃河,輕鬆拿下高塘港,而且正朝著平原進軍。
平原縣的百姓紛紛朝著鄴城方向狂奔。
牽招立即勒令全軍加快速度,趕往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