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住處,則找了幾個下人扮做他和家人的模樣。
長安。
府衙大廳。
太史慈正在和徐庶、張遼、諸葛亮、龐統、陸遜他們商議匈奴人和幷州高幹聯合反叛之後的攻擊線路。
在張遼的幫助下,眾人將這一帶的沙盤完整地復刻了出來。
陸翊端著茶水站在一旁觀看。
就在眾人議論得正激烈之時,施桓從外面快步走進來,對陸翊道:“我們查到一個大車隊,從平陽匈奴過來。其中帶隊之人自稱是孫炎,大名士鄭玄弟子,迫切想要見家主你一面,說是和匈奴相關。”
陸翊疑惑地看向徐庶、諸葛亮等人。
鄭玄他的確知道。
畢竟是漢末大儒之一,和蔡邕齊名。
不過,他的確沒有聽過孫炎這個名字。
諸葛亮道:“這個,我知道,鄭玄旗下的確有這樣一個弟子。曾著《周易·春秋例》,為《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爾雅》和《尚書》作過注,所著《爾雅音義》影響較大。”
頓了頓,諸葛亮一臉古怪道:“可是,後來據說他做生意入了平陽,就沒有再露過面。不知道他怎麼又出現了?”
眾人聽到“平陽”,臉色都有些難看。
平陽,是這些年匈奴的老巢。
匈奴在黃巾作亂之後,曾經從五原、朔方等地馳援洛陽。然而,他們遇到了董卓作亂,退回五原、朔方等地的路途被堵。
為此,匈奴只能在黃河流域一帶四處燒殺搶掠。
後來不知道為何,他們突然以平陽為老巢,然後在附近紮根。
而孫炎,恰巧是這個時間段消失在平陽,然後沒有再出現。
而現在,他又帶著車隊出現。
可想而知這些年他在平陽做了什麼。
肯定是給匈奴當叛徒。
雖然如此,陸翊還是對施桓道:“帶他進來。”
即使是叛徒,陸翊也想知道,這孫炎現在找上門來做什麼?
如果他是為匈奴說情,那就只能送他下陰曹地府。
沒有多久,施桓便帶了一箇中年文士進來。
中年文士穿著奢華,看起來溫文爾雅,面帶笑容。
然而,越是這樣,太史慈、張遼、徐庶等人都沒有給他好臉色看。
尤其是張遼,他是雁門人,經常遭受匈奴人和胡人襲擊。
從小,他就在馬背上長大,就是為了對抗匈奴和胡人。
對於匈奴和胡人,他恨之入骨。